读中医四大名著
石映照
几年前,我突然迷上了中医,问领我进门的老师:半路学医,可有什么捷径?师曰:老老实实,从四大名著开始。
就这么一句话,半年时间,云里雾里,居然就读完了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温病条辨》。又去找我老师:这下又该读什么书了?老师笑眯眯地问我:说说都什么感受?我答:文辞优美,比喻宏富,有点像启示录。老师继续发笑:那就接着读吧。
总得告诉我些方法吧?我有点急了。
方法啊?你这不是半路出家么?还得继续把你的脑袋弄晕了,从你一直迷恋的那些文法啦修辞一类的东西里边出来了才算。
听话听音,我明白了老师的用意,从此一心沉迷于中医,无暇旁骛。
又过了若干时日,又去见我的老师:这下脑袋差不多全晕了,应该是达到你所要求的清空的目的了吧?
好吧,现在还有一个问题,老师十分严肃:你是要学医,还是因为喜欢中医文化?
我说我想学医。
好吧,我慎重地告诉你:你现在连中医的皮毛都还没沾着,好在你读了四大名著,但千万别沾沾自喜,因为,学医没有什么别的捷径,就这四大名著,不断地读,不断地跟师,不断地向人请教,不断地在临床中去检验,你的成就终将取决于回到四大经典的次数,以及一次比一次深入而具体的感悟。现在,你的脑袋晕了,所以,可以自己去随便找些白话文的本子来读读,从外围去绕一个大圈子,但请记住,你最终必须还得回到四大名著上来。
我买回来几十本关于中医的通俗读物,从中医基础理论,各家学说,临床诊断、方剂学、药物学、针灸学,各种方论,各种外治法,一本一本地学习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慢慢认识了一些自学中医的同道,不断地交流搜罗来的历代关于四大名著的校注集解一类的电子书,短短的时间内,居然达两千余种,每一本都值得精研细磨。我顿时就明白了,中医,的确是四大名著的世界。
我进入了更疯狂的阅读,我有意无意地开始用中医的思维来评判我遇到的任何人,乃至任何事情,我开始刻意地记录一些方子,我开始结识更多的同道,更有趣的是,我以前读过的所有的书,所有的知识,都好像找到了归宿,慢慢地都涌向了中医这个大筐里。
我开始明白了一些基本道理,中医,作为最纯粹和最博大的传统,融汇了医、卜、星、相、风水、地理,乃至军事、农学等等内容——所谓道、太极、河图、洛书、阴阳、五行、术数、气立、神机、司天、在泉、客气、主气、病机、病候等等具体学问,更是每天都应浸淫其中的日课。中医就是求道,道分天地人三才,天,对应的是天人;地,对应的是生生不息;人,对应的是入世。天地合德,天人合一,这就是东方文化的神奇魅力所在。有了这个道的概念,就好像真的得了神助,再去读范缜《神灭论》,立刻知道从前连“神”的含义都没闹清楚,而类似李贽“童心”,或是阳明“心学”,那颗无所不包的“心”,更是赋予了无穷而又至微的灵魂,至于屈原的江离辟芷、兰蕙芳芷,一花一草都沾带着灵气,陶渊明则安贫向道,与自然化合为一,李白飒飒仙风,从天而降,而从前那么热爱的苏轼,则时不时地要往外冒点俗气,至于李渔一类的小闲情再也提不起兴趣,倒是老子庄子孔子,都重新活了过来,而《诗经》,几乎就是《神农本草经》的另一个版本,慢慢咀嚼中,每一种植物都有了自己的寒热温凉与升降沉浮。
我身边的人都变成了我的老师,每个人都在向我推荐文章或是老师。我满怀喜悦又回到了四大名著,一个更大的世界,集儒道释为一体的大成世界慢慢展开来,我的昆曲老师告诉我医分四等,最上儒医,其次堂医、乡医、铃医。而历代成大医者,首先得是一个大读书人,也即传统所谓大儒。儒的概念被这样具体确立,然后是道家,丹鼎与符箓,再然后是禅宗,每一片陌生而神奇的世界我都想进入。
学习中医讲究运意、识文、悟道三大门径。意者,有魂、神、魄、志等境界;文者,主要指的就是中医四大名著。读这些经典,你怎么把它和仓颉造字的那个晚上为之夜哭的“鬼神”相连?某一个夜里,我偶然想到了“青”这个字,青者,金文字形上为“生”,下为“丹”,本义是蓝色,“生出赤色”。古人一开始就发现了木材烧到极至,总是通红;而温度逐步升高,红色的火苗又变成了蓝色的火焰;再次升高,则得纯正之蓝色,蓝中之蓝,就是古人称之为的青色(炉火纯青就是这么来的)。自然界本没有青色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《说文》释“青”:东方色也。东方为尊,因有“挑选”、“胜出”之义。推而广之,所有用“青”作声符的字都是类似的、带有精华的意思。如“精”,指挑选过的好米,上等细米。又如:清者,水之青;箐,竹之青;菁者,草之青;晴者,日之青;睛者,眼之青;聙者,耳之青……再到“情”,心之青也。“心之青”,意思即为心里最好的东西,这就成了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的原点,万物归于“情”,情之所系于“心”,所以,心肝脾胃肾五脏,除了“心”这个脏,别的几个器官都是以“月”(也就是肉)为偏旁的,但只有这个“心”脱离了具体器官,预备着要与意、志、神、圣、灵、魂等相联系(这也就是中医讲的“最上调神”)。所以,中医要讲“一动心则五内俱焚”,所以要“勤动脑体不动心”,所以是“心主神明”。心不动则为静。何为静?就是“争之青”,也就是不争,“夫唯不争,天下莫有与之争”,这才是大境界。
就这一个“静”字,又可以和儒道释再重新联系,三家不但都主静,而且目的也大同小异,如佛教的“定慧”,定就是静,定而才能生慧,又如道家“内观”,儒家守静的心斋、坐忘等等,可谓是处处相通。
又一日,读当代大医李可强力推荐的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》,这个学说认为,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的太阳热力就是一个降沉升浮中的圆运动。降者,夏时太阳之热,降下入土,沉者,降入土中之热沉入土下之水中,升者,沉入水中之热又升出土上,浮者,升出土上之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,同浮于地面之上。中者,降沉升浮之中位。降极则升,升极则降,升降不已,则生中力,是为天地之法则。人以节气来应天之则。如说植物,经秋而叶落,所受之热下降,经冬而添根,热下沉也,经春而生发,热上升也,经夏而茂盛,热乃上浮。一年之热,以夏至为分,前后各等分。地面一半,地下一半。
此说极为新鲜,但狂喜之余,总觉得这个道理在哪里隐隐约约看过,不久,终于从黄元御的书中翻出来了,他的原意是说,脾土左升,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,胃气右降,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,这就是一个左边升,右边降的圆圈。黄元御不过是看病之余,要给病人讲讲道理,就这么随便一说,居然就成就了这么一个别开生面的学说。黄元御既把一切病都归入到这个圆圈的运转失常,看病的思路也从此立意,那就是使用药物,轻轻一拨,也即调畅气机,把这个圆恢复。到了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麻瑞亭,更是一生坚持此说,只从黄元御的书里拿出了一个叫“下气汤”的方子,随证稍微加减,一辈子基本就用这一个方子治病,神奇无比。
这是一个巨大的圆,里边有阴阳,有太极,这个圆从我们的五脏出发,向外可以无限地对应于宇宙,向内可以逐渐缩为一个点。
这事给了我巨大的启发,那就是老师给我说过的,你要真读通了《黄帝内经》,里边的一句话,可能就够你一辈子用的了。的确,我前前后后所遇到的老中医不下二十个,但凡是有成就的,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,有的一生主张“肝淤为百病之源”,于是只管研究肝胆;有的一生主张“人无胃气则死”,只着力养胃。不论是何特色,其结果都是要让人体自己去调畅气机,自己去把那个我们平日浑然不觉的圆重新恢复。
起点与终点都在《黄帝内经》,我不断地回到这里,又从这里出发,慢慢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圆。这既是一个我已能稍作描述的四度空间,也是已有能力看到的一个更大的空白,直到有一天,我去听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傅景华大夫的讲座,心下豁然开朗。
这是一个被遮蔽了太久,因而饱受怀疑的传统。要回到这个传统,必须要先了解它们的基本词汇,傅教授首先就讲到了中医的很多名词。
中医的八大概念,计有:道、德、术、理、智、思、学、技。这里边既见出一个学习中医的层次,也有方法、要求。最上者求道,最下者学技。然后是针对每一个名词,都要努力去弄清楚它的名和义,大略有本义、引义、喻义、寓义、隐义、西义、异义、畸义。这也是学中医识字论理的基础。然后是中医的几大意境,分魂、神、意、魄、志。其中,意又分出虚意、隐意和显意。显意继续分出觉、思、识三层次。再细讲,觉有悟觉、知觉和感觉。思有悟思、知思和感思,识有悟识、知识和感识。在这个体系里,知思又分思维、逻辑。知识里才分出科学和哲学。
这样一梳理,中医是不是科学,就不再是一个问题,因为它比科学要高明得多,因为科学只是中医意境里很末端的一个见解。借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讲:科学只不过是人类众多思想中的一种,而且肯定不是最好的。
和中医比起来,科学的层次实在是太低了。
前不久,我拿到了邓铁涛、刘渡舟、任应秋等数十位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集成书稿,我一个字一个字地研读着这些呕心沥血的大作,心里想的却是邓铁涛老先生振聋发聩的一句断语:现在的中医学院,培养的都是中医的掘墓人。
中医已经部分地走向了世界,但很难说这里边没有日本和韩国乃至越南等等一些国家的功劳,但在它诞生的这片土地,它还在急剧地衰落着——不仅是作为一种医术,而且是一种深具象征意味的东方文化。中医的衰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,比如体制的原因,用西医的方式来管理和教学的原因,没有了师承的原因,中药材质量下降的原因,但还有一条原因,我以为是中医实在是太难了。没有一流的智力和努力,中医是学不好的,学不好而作中医就是在给中医抹黑。、
中国正面临着一个传统搁浅或是转向的大问题,但在这个十字路口,其实,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得很有成效。比如,就从这中医的四大名著开始,不但中医学院要让学生都能精熟,而且,从中学开始就纳入选学,至于各类国学班,或是孔子学院,那就更该当作重点课程开设。
我们呼吁要让更多优秀的人才投入到中医事业中来。
中国文化之所以是中国文化,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,都是因为一直有中医存在。
中医四大名著:既是中国人宝命全身的守护神,也是养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母地。
是为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