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青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63

【转载】我自学中医的捷径 (转载)

$
0
0

我在大学时,学的是数学,我也算是西方科学的崇拜者之一,也曾经误解过中医,认为这种“不科学”的医术而嗤之以鼻。
我记得曾经说过类似这样的话:「中国文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大学毕业了,西方文化当时还在吃奶,连幼稚园还没上呢!」
而今,我认为中医不但是“科学”的,也是现代最先进的医学之一。
有人常讥笑中医不长进,一直沿用几千年或几百年的中医古籍,不合时代需求。如果按科学的角度来说,“阿基米德原理”、“牛顿力学”...也都是几百年前的理论,甚至连“相对论”也快要近百年之久,怎么大家都不嫌这些是“古老理论”呢?
重点就在于,中医的理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完整确立了,经过后代无数优秀的子孙们验证过,也经得起各世代的考验,所以至今而不坠,成为一种独特又先进的医学。
若论医学先进的地方,先不管用药如何,也不管如何治疗,单从看病的角度来说,西方医学采取的方式,就是有症治症,从治标着手。而中医却是辨症论治,从治本着手。
以咳嗽为例,西方医学大概就是照照X光片,用听诊器听听胸腔,然后用药止咳了事。但在中医的眼中,咳嗽可就不是很单纯的原因了,引用“医钥”一书对咳嗽的叙述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岐伯曰:皮毛者,肺之合也,皮毛先受邪气,邪气以从其合也,其寒饮食入胃,从肺脉上至于肺,则肺寒,肺寒则内外合邪,因此客之,则为肺咳。
五脏各以其时受病,非其时,各传以与之。人与天地相参,故五脏各以治时,感于寒则受病,微则为咳,甚则为泄为痛。乘秋,则肺先受邪。乘春,则肝先受邪。乘夏,则心先受之。乘至阴,则脾先受之。乘冬,则肾先受之。
五脏六腑咳嗽的辨别:
肺咳之状:咳而喘息有音,甚则唾血。
心咳之状:咳则心痛,喉中介介如梗状,甚则咽肿喉痹。
肝咳之状:咳则两胁下痛,甚则不可以转,转则两胠下满。
脾咳之状:咳则右胁下痛,阴阴引肩背,甚则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。
肾咳之状:咳则肩背相引而痛,甚则咳涎,肾脉贯膈入肺中,故咳则肺俞相引而痛,肺肾皆积水也。故甚则咳涎、痰血、喉咙痒痒的咳、夜间咳、卧则咳、夜属阴,肺、肾皆阴,咳属虚咳,而不是感冒,气管发炎咳。
五脏久咳:乃移于六腑。
胃咳之状:咳而呕,呕甚则长虫出,因脾咳不已,则胃受之也。
胆咳之状:咳则呕胆汁,因肝咳不已,则胆受之也。
大肠咳之状:咳而遗矢,因肺咳不已,则大肠受之也。
小肠咳之状:咳而失气,气与咳俱失,因心咳不已,则小肠受之也。
膀胱咳之状:咳则遗溺,因肾咳不已,则膀胱受之也。
三焦咳之状:久欬不已,则三焦受之,三焦咳则腹满,不欲饮食,此皆聚于胃,关于肺,使人多涕唾,而面浮肿气逆也。
咳嗽分清五脏六腑,更审咳嗽之因,有外感咳嗽、内伤咳嗽、瘀血伤咳嗽。
1外感咳嗽:
(1)风寒咳嗽:咳嗽痰稀薄白,常鼻塞,流鼻涕,恶寒,头痛或骨节酸痛,舌苔白,脉浮。
(2)风热咳嗽:咳嗽痰稠或黄痰,喀痰不爽,口干咽痛,流黄鼻涕,发热,汗出,恶风,头痛,舌苔薄黄,脉浮数。
(3)风温燥咳嗽:咳嗽少痰,或略有浊痰不易咳出,或痰中有血丝、咽干、咽痛、唇鼻干燥,咳甚胸痛,初起有恶寒发热,苔薄黄,舌尖红,脉细数。
(4)风凉燥咳:咳嗽痰少或无痰,喉痒,咽干唇燥,头痛恶寒,发热,无汗,舌苔薄而干,脉浮紧。
(5)火热咳嗽:干咳,少痰或痰中带血,烦渴面赤胸胁疼痛,便秘,舌苔黄或红,脉洪数或弦数。
2内伤咳嗽:
(1)脾虚痰湿咳嗽:咳嗽多痰,白而黏稠,胸脘作痛,食纳不佳,四肢乏力,舌苔白腻,脉濡滑。
(2)痰热咳嗽:咳嗽痰黄,稠而难排出,甚至痰中带血胸闷,口干,口苦咽痛,舌苔黄腻或黄白相间,脉滑数。
(3)肝火犯肺:咳嗽气逆,咳则连声,甚至咳吐鲜血,或痰带血丝,胸胁串痛,性急易怒,烦热口苦咽干,舌苔黄少津,脉弦数。
(4)阴虚咳嗽:干咳无痰,或痰少不爽,口干舌燥,或见咳血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(5)气虚咳嗽:咳嗽声低无力,气短痰多清稀、神疲、畏风、自汗易于感冒,苔薄白、舌质淡、脉弱。
(6)阳虚咳嗽:咳嗽反覆发作,痰涎清稀,头眩,心悸,畏寒,肢体沉重,兼小便不利,舌苔白润,脉沉滑。
3.瘀血咳嗽:瘀血咳嗽时气逆,咳则连声时面呈紫色或红黑色,咳吐血块或瘀血,胸胁串痛,尤以左胸胁、期门穴痛,舌苔净或黄,脉洪大弦数或虚细濡溺。
咳嗽分外感咳嗽、内伤咳嗽,瘀血咳嗽,常以感冒为主要原因,各形咳嗽常单独而至,或互相杂合而至,或夹伤食、伤饮、或实症夹虚、或虚症夹实,大概不外乎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,寒则温之热之,热则寒之,实症易见效,虚证因精气亏损,难以速愈。
久咳成痨,外感治疗变成内伤、咳嗽痰血、胸痛、喘息哮吼之证,皆因责之于肺,治疗不当所造成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难道中医这样还不够先进吗?还是西医简单的用止咳药来止咳就比较先进吗?
我从小就害怕给西医看病,一有个发烧、头痛,可怕的“刑具”就来伺候,不是屁股来个一针,就是手臂血管上打上又粗又大的一针。尤其是“耳鼻喉科”的“刑具”更恐怖,别说我自己现在还感到有点恐惧,连我的孩子去看个“耳鼻喉科”也得又拉又拐又骗的。现在看中医,我不害怕,孩子也不害怕,更好的是,治疗的效果又快又好。
我开始迷上中医,是感到中医神奇之处,为何能够单凭几种草药就能治好一些需要“大刑伺候”的病呢?更神奇的是,中医可以用把脉的方式,将病人的病情说的丝毫不差!
自学中医很容易,随随便便就能找出万本以上的中医书籍,但是不可能终其一生读完这些书,更别说古文深涩难懂,读起来比读英文还更难看懂意思...
自学中医的人,是否有条捷径可走呢?我试图找出一条能够实践的路(捷径)...
在我自学中医的过程中,我领悟到一个很重要的观念,就是要“忘记”,而要“相信”,如“阴阳五行变化”的观点。如果做不到这点,就好像学物理的力学,却又不相信“牛顿运动定律”一样,只会越学越不懂,甚至会落于死背硬记的地步。
先学“经络”→ 再学《内经》→ 三学“本草”→ 四学“脉诊”→ 五学《伤寒、金匮》
(注:我使用的书,除了《神农本草经》之外,几乎都是白话版,另有一本《实用中医名辞大全》,当作工具书来用)
我很佩服有些人可以将“中医四大经典”背得滚瓜烂熟,甚至连默写也不成问题,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,是否是背熟经文,就能帮病人诊病了呢?
我认为只有理解后的背诵才有意义,否则苦苦强记不理解的东西,又能怎么运用呢?
我认为中医是科学的,既然是科学的,为何不能采用理解的方式来学中医呢?
所以,我用理解的角度来规划这条捷径...
中医对于人体的生理描述,我想主要还是以“经络”为主。若能先了解经络对人体生理上的理论依据,再谈其他的部分,会比较容易上手。尤其在读《黄帝内经》时,除了“阴阳五行变化”的基本道理之外,病理、病因也和经络有关,而在后段的经文(灵枢)中,大量的叙述针灸治则理论,若先前不先搞懂经络,读《内经》时,又会遇到瓶颈,所以先学经络铺路,再学《内经》理论,将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。
读过《黄帝内经》之后,再去读《神农本草经》学习药性,这也是为了往后的学习铺路,因为读《伤寒、金匮》,古人用药的观念会与当时的药材有关,而《神农本草经》所载的药材,理论上,在时间差距上会比较接近一些,比较能够了解古人用药的精神所在。又尤其在药材的性味与入经方面,也与之前所学习的部分有很多关连,多项结合之后,更容易了解药材的运用。
“脉诊”在中医里面是最重要的诊法,在“黄帝内经·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第一”里面有一段文:“凡将用针,必先诊脉,视气之剧易,乃可以治也。....”,换句话说,要帮病人用针之前,脉诊也是第一优先,否则会有治疗上的危险。在《伤寒、金匮》里面的条文,几乎都有脉象的说明,而在中医四诊当中,脉诊是难学的技术,也是争议最多的诊断法。各医家有不同的讲法,很难说谁是对的,谁又是错的,我是以《黄帝内经》所谈的脉学以及《伤寒论》的脉学为主,先了解脉诊的意义,如有机会,再寻高人拜师学艺吧...
,但第8、9讲把《伤寒、金匮》所叙述的脉象汇集整理,很能节省时间,也算是不错的参考资料)
最后读《伤寒、金匮》,坦白说,我认为《伤寒、金匮》是非常好的临床实践教材,当成医案来读绝对是上上之选,只要学习过“经络”、《内经》、“本草”、“脉诊”,至少对于《伤寒、金匮》条文所说的内容,总会有读得通的感觉,相对的来说,也会比较好理解。好比说,《伤寒论》有个条文:“太阳之为病,头项强痛而恶寒....”,如果不懂经络,也不知道是“小肠经”还是“膀胱经”,那就只好呆呆的去死记条文,书中叫你去“刺 风池、风府”,也不理解为何要这么做,管他是“胆经”还是“督脉”,反正是经典,医圣说的,就是对的,也不去质疑,只管背就是了...用药也一样,医圣可以用这些药来治病,为什么?不去理解他的用药原理,也不理解脉象与用药剂量的问题,恐怕背再多的药方也没用,因为人是活的,会变动的,生病也不会完全照书的症状来生病,那该怎么办呢?
除了真正理解中医的医理,能够掌握病因,确实对症入药,剂量合宜,才能对病人有帮助。否则,单凭现在的电脑科技,做出“电脑看诊系统”也非难事,把所有中医的书籍都储存在资料库内,依病人主诉的病症,一一检索,不但连书籍的条文都可列出,甚至连处方也都可以列出,但这样的方式能符合病人的需求吗?
我这种自学中医的捷径,将中医理论架构在学习框内,虽然不至于成为中医高人,但至少能掌握一点中医理论,不会沦于只会背书的“书呆子”。
以上对我来说是最佳的途径,并不一定适合于其他人,我并非医疗专业人员,只是玩票而已,没有太大的包袱,仅供参考,如觉儿戏,请一笑置之....
(注:选书很重要,最好是不要选“学院派”或“学者派”写的书,因为里面或多或少会以“生理解剖学”或“西医理论”来解释中医理论,这是很荒谬的事,如同用“IBM PC”的CPU指令集,去说明“苹果电脑”CPU的指令集一样,尽管观念类似,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。)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63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