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青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63

【转载】李谨伯老师:道教养生十三步功

$
0
0

第一步:收心求静

法诀

初打坐,练静动,全身内外要放松。

二目垂帘守祖窍,舌闭天池津自生。

深细长匀调呼吸,心定念止是正功。

身心两忘万籁寂,形神俱妙乐在中。

掐子午,除杂念,祖炁修足玄关现。

脸似蚁爬丹田暧,口满津液要吞咽。

下座拂面舒筋气,浑身上下搓一遍。

筑基炼己全赖此,静极而动一阳现。

功法详解

收心求静,是道家的修身养性、打坐参禅,也是性命双修基本功。入坐前,先将衣服上的钮扣解开,宽衣解带,全身内外放松,心里预先要有一种愉快感,用舒畅愉快、乐在其中的情绪来帮助入静。

取坐势,在床上、沙发上、椅凳上皆可。身上披的衣服应根据自己的身体以及气候变化增减,慎勿着凉感冒。

打坐时的面向:面向正东或正南,夜间要面向窗户亮光处,以免神昏易睡。

坐功要领:盘膝端坐,脚分阴阳,手掐子午,二目垂帘,眼观鼻,鼻观心。闭口藏舌,舌顶上腭,呼吸绵绵,微降丹田。心神意念守祖窍,三花聚顶秋月圆。下座拂面熨双睛,浑身上下搓一遍。伸臂长腰舒筋气,静极而动一阳现。要领详解如下:

盘膝端坐:盘膝有单盘、双盘、五心朝天之分。初学者可采用自然单盘膝,不要勉强。所谓端坐,是上体自然正直,不前俯后仰,百会与会阴成垂直一线,但务必放松自然。须知松则气顺,经脉舒畅;僵则气滞,有碍气血流通。只有全身内外放松,才能给入静创造条件。
脚分阴阳:盘膝时左脚属阳在外,右脚属阴在内,为阳抱阴,但不是绝对的,如感到不舒服可改换。对此不要太拘泥。

手掐子午:左手拇指掐本左手中指午位,右手大拇指进入左手内掐住左手无名指的根部子位,两手相抱放在小腹部,这为阴抱阳。但必须说明:掐子午不等于掐诀念咒。因子午这两道脉通寸、关、尺,而寸、关、尺之脉通心,心通脑,掐子午是为减轻动脉撞心的力量,使其少生杂念,有助于入静。丹经云“手脚和合扣连环,四门紧闭守正中”是也。

二目垂帘:即是二目似闭非闭,微开一线同观鼻尖,看似对眼。太闭则神气昏暗,太光则神光外驰。故古人有云:“日月合并,金木和合,回光返照,返观内视。含眼光,凝耳韵,调鼻息”,“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;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;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;三者既悟,惟见于空;观空不空,是乃真空;观空乃空,是为顽空。”这是古人的所谓“长生久视之道”。

眼观鼻,鼻观心:二目垂帘,眼看鼻尖,神定则心定。两眼同看鼻准,活动的思维,纷纭复杂的意念就能安定下来。眼观鼻而心不在鼻,由观而达到忘观,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。所谓鼻观心,是为了下颌微收,使气嗓管调直,呼吸自然流畅。

闭口藏舌,舌顶上腭:上腭是天池穴,在上牙内寸许凹陷处,口念“儿”字时,舌尖所触部位。闭天池,一是方面是为了开玄膺(玄膺穴在巧舌之后),使真息往来畅通无阻;另一方面则是闭口免伤真炁。再则,舌根下有生津两穴,左为金井,右为石泉,闭上天池易于生津。静坐往往津液满口,并有清而甜之感,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。即舌顶上腭不动,将津液吮至舌根,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。这样引吞,可直接入任脉,化为阴精,是造精之捷径,健身之妙法。

呼吸绵绵,微降丹田:调理呼吸,又谓调息,是初步入静的重要环节。用功时既然是闭口,无疑要用鼻呼吸,要求深、细、长、匀。不论是顺呼吸还是逆呼吸,都要求腹式呼吸,这样才能深。所谓细,即连自己也听不到呼吸声。长,是将呼吸拉长,要息息归根,下降丹田,不要憋气,要放松自然。匀,即快慢均匀,务要心息相依,不即不离,达到息不调而自调。甚至,至虚极,守静笃,会出现呼吸顿断。初学者,要用自然呼吸。呼吸绵绵,深、细、长、匀,能扩大肺活量,促进和加强内脏各个部位的功能,尤其对消化系统功效更为显著。


心神意守祖窍:祖窍,在二目中心,是过去经书不载、历代祖师秘而不传的一窍。余师千峰老人曰:“天下地上安祖窍,日西月东聚先天。玄关之后谷神前,正中有个空不空”。此窍是玄关出人、明心见性的门户,是锁心猿拴意马的桩柱,也是延年益寿的阶梯。初步炼性先守此窍。含眼光,两眼观此窍;凝耳韵,两耳听此窍。这即是古人所谓:“常有欲以观其窍,常无欲以观其妙”。守窍是为了忘窍,故有“知而不守是正功”之说。“以有心求则有相,以五心守则落空”。故云:无忘无助,似守非守。性要自悟,命要师传。心静念止是先天,意动神驰是后天。只有守定祖窍,才能使瞬息万变的活动思想安静下来。百尺竿头再进一步,做到心静念止,身如槁木,心若止水,意似寒灰,一念不起,一意归中,万籁俱寂,身心两忘,恍恍惚惚,杳杳冥冥,此时感到一股电流在身上奔腾咆哮,犹如触电,全身酥麻,其舒服感妙不可言。这正是形神俱妙,了在其中。此景过后,但觉眼明心亮,神清气爽,精神振奋。如能得到五分钟的真静,足能消除一天的疲劳。如能每日坚持坐功,即使得不到真静,有时也会感到手脚出汗、丹田发暧、脸似蚁爬、头顶气旋。这些现象,都是坐功的收获,日积月累,祖炁修足自然玄关出现。

三花聚顶秋月圆:三花即精花、炁花、神花。只有精炁神修足,才有三花聚顶秋月圆的现象。秋月即玄关。玄关与祖窍同样都是过去道家三口不说、六耳不传之秘。玄关与祖窍往往连在一起,实际玄关是玄关,祖窍是祖窍。可以说:祖窍是玄关出人的门户。玄关不在身上,祖窍不在身外。玄关者乃玄妙之机关也,不在身上,离身难寻。《节要篇》云:“一窍玄关要路头,非心非肾最深幽。膀胱谷道空劳力,脾肾泥丸实可羞。神气根基常恍惚,虚无窟穴细搜求。原来只是灵明处,养就还丹跨鹤游。”又道:玄关不在心肾,不在口鼻,不在肝肺,不在肚轮,不在尾闾,不在谷道,不在两肾中间一穴,不在腰间脐后,不在明堂泥丸,不在关元气海,不在脐下一寸三分。又道:“道发三千六百门,门门各执一苗根,惟有些子玄关窍,不在三千六百门”。又说,此玄关一窍乃人生死之穴,无极之根,太极之母,是父母未生前先天真一之炁。过去把玄关说得神乎其神,玄之又玄,好像谁能知道玄关所在之处,就能立地升仙似的。玄关到底是何物,又在何处呢?根据余祖师千峰老人及父亲继承道教龙门派传统的说法,通过收心求静,静极而动,炁发则收炁,精动则下手炼精化炁,补脑养神,精炁神足,坐静时,眼前出现一圆光,这即是玄关,又叫慧光、神光、灵光。历代修持者都把玄关看成超凡入圣的阶梯,故不轻易传人。虽然从经书上偶有透露,也只是一些不易看懂的隐语,况且其说不同,使人无所适从。

下座拂面熨双睛:每逢坐完功后,先将两手搓热,趁热用手捂住两眼,热散后两手猛然向两侧分开,两眼同时随之使劲一睁,如此三至五次,再左右转睛。左转9 周,再向右转九周。经常坚持,不但保持眼球灵活不得眼疾,还使通眼脑气筋通畅,保持眼睛不花。拂面是用两手搓拂两颊,使脸色滋润,推迟生长皱纹及老斑。

全身上下搓一遍:全身干搓,又叫干沐浴,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。紧接拂面熨眼转双睛之后,两手从头部开始搓起,继而由前额、两太阳穴、迎香、两耳前后,大脑、小脑、风池、风府、两臂内外至两手背,再由胸前肺部、两胁,两手并行搓小腹两侧、肚脐、两腰眼、两腿外侧内侧、膝盖、脚心。两手搓时必搓热,最后再揉睾丸。以上各点,搓时最好用数字来约束,以免点到从事。干沐浴倘能持之以恒,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。重点是鼻窝、脖颈、腰眼、睾丸、尾胝涌泉。搓完后舒筋气。

伸臂长腰舒筋气:干沐裕后,仍坐床上,上身坐正,两腿伸直,舌顶上腭,然后上身后仰,两臂随之向上伸舒。同时鼻子吸气,两眼向上翻看,脚尖前绷,脚跟后收,身体整个仰卧床上。然后,上身由仰卧坐起前扑,以头靠拢两膝,两手打两脚涌泉穴,两眼往下看,鼻子呼气,两脚尖向里勾,脚跟向前蹬。如此一仰一俯,反复七次为止。此法有舒筋活络,长腰增力,抻筋活腰,强肺健胃,通带踵、养大脑的作用。

收心求静,也是为了求动。这种动是通过坚持不懈的用功,并能经常入静,在坐静中大脑得到充足的调养,日积月累,脑气胞日渐充实,身体日渐强壮,面色日渐红润,精神面貌几有焕发青春之感。当然由于年龄、的不同,体质强弱的各异,以及用功的勤怠,入静的程度深浅,必然会在每个人的进度上出现千差万别。尽管在进度上每人有快慢之分,但从静中得来的心身日渐愉快和健壮必有同样之感。

静极而动,是在静坐时,心里清清静静丝毫杂念没有的前提下,外阳勃然而起,这即是活子时到。此时不等念起,急用转**收炁降龙法,将这初步静养来的养生至宝收归我有。具体做法详见第二步功法。

收心求静即是筑基炼己的功夫。所谓炼己即是炼心、炼性。炼即是锻炼的意思。心不炼不死,性不炼不活,神不炼不灵。只有炼得识死、性活,神自然会灵。吕祖云:“七返还丹,在人先须炼己待时。”柳华阳祖师曰:“若不炼己还虚,则临时熟景难忘,神驰炁散,安能夺得造化之机。”应该怎样炼呢?柳祖又云:“眼虽见色而内不受纳者曰炼,耳虽闻声而内不受音者曰炼,神虽感交而内不起思者曰炼,见物内醒而不迷者曰炼,日用平常如如,而先炼己纯熟”。上面吕祖所谓炼己待时之时,与柳祖所说的临时之时,同是指的阳举炁发活子时之时,下手采药炼精化炁之时。此时若炼己不纯,意志不坚,很容易顺熟路而去,前功尽弃。故古圣先贤(指善养生者)强调,修性养命,首先必须筑基炼己,打好基础,否则虽有所得,也容易得而复失。只有炼得识死性活,对景无心,常寂常静常觉照,性自圆明神自灵。在静中求动,动中采补,循序渐进,待精尽化炁,亏损补满,则筑基炼己才算告一段落。

初步收心求静,与各家静养功大致相同。所不同的是龙门派的静养功是小还虚,是吕祖沁园春词中的炼己待时。这个“时”正是静极而动一阳炁发的活子时,时来炁发为之命动,命动炁发即收回才算性命双修;不知炁动收炁、精动炼精,就不算性命双修。

第二步:收炁降龙、安炉立鼎

法诀
   一阳初动本无心,收炁必须先提根。
   吸从督脉升泥丸,呼由任脉降会阴。
   以神领炁行周天,后升前降转**。
   七口呼吸阳不缩,无孔笛吹要紧跟。
   无孔笛,两头吹,一提一降自然回。
   收炁古称是降龙,龙归大海不乱飞。
   玄酒味淡休妄动,静等二侯响春雷。
   珍惜自身活子时,逢动必收炁不亏。

功法详解

第二步功夫,按道家传统说法,是安炉立鼎。鼎,又谓玉鼎,在大脑中心,内藏一胞为先天真性所居之处,即元神室也。其两边各有一管,联于眼珠,下通于心,故曰:性者,心也,发于二目。实际鼎原无鼎,真炁发时与性合一而得名。炉谓金炉,又名真炁穴。前对肚轮后对肾,上有黄庭下关元,后有幽阙前命门,是存神养炁之所,又叫丹田。炉原无炉,气发则有此名。玉鼎、金炉是道家炼内丹假设的无形器具。

一阳初动本无心,收心必须先提根。

在初步收心求静的静坐中,当坐到一念不起,身心两忘,虚极静笃之时,自己的外阳勃然兴起,这是自身的活子时到来。因其无念,是先天性的产物,机不可失,不等念起,急用转**收炁法即刻收回。

收炁法:原坐式不动,收气必须先提根,即用力一提会阴,鼻根吸气,眼往上翻看,以神领气,心意随之。再由子位生死窍即会阴穴向后走尾闾、夹脊、玉枕至午位百会一停。吸时:鼻吸、眼看、神领、意随同时并举,协调一致。一吸由督脉上来稍停,再一呼鼻根呼气,眼往下看,以神领气,心意随之,由午位百会下来,走祖窍、绛官、炁穴(即丹田),直达会阴子位。后升前降正一圆周。简单说,一吸一呼转一遭为一次,如此三至五个呼吸,如用得准确,外阳即可缩回,这即是后升前降转**收炁法。日积月累,身体越来越强壮,精力越来越充沛,活子时越来越勤,而外阳兴起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大。如果从一次呼吸至七次呼吸,外阳仍然不倒,应改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降龙法来制之。

无孔笛颠倒两头吹的具体用法:当转**七次降服不住外阳时,原坐不动,立即凝神生死窍,会阴一提,鼻根吸气,意想由生死窍提到脐下一寸三分丹田穴,再用绛宫之气,下沉丹阳,鼻根呼气,心神意随之一沉,一提一降为一次,如此一至三次外阳立缩。

若用了七次仍不缩回,就应用第三步功法开通奇经八脉的。等二候到来,虎由水中生,似黄河决口,有一泄千里之势,就用下手炼精化炁的伏虎手段,将欲破关而出的元精化成元炁,仍为我所用。

阳生炁发的根源。通过坐功入静增长元炁,亏损的元炁得到补充。静极而动,脑中的先天炁走大脑、小脑、延髓、脊髓,到大推下第七脊骨节夹脊关;夹脊往内通心,心正中有一门,道家称之为戊门,气到门开,直达外阳。外阳得到真气,立刻勃然兴起。这时如果不管不问,也可自消自灭,但是,通过静功得来的养生至宝,就会付之东流。这即是只知修性,不知修命。凡讲性命双修者,无不百倍地珍惜它。故吕洞宾祖师对此写过这样一首诗:“一阳炁发用功夫,日月精华照玉壶,到此关头休妄动,恐防堕落洞庭湖。”性命双修的修性,实际命在其中。当静极而动一阳炁发即是命功。心动收心是修性,炁动收炁、精动收精是修命。

静极而动,是阴极阳生,一阳初动,在人身为活子时,在二十四节气为冬至。因一阳初动,是炁发而不是精动,只可用收炁降龙法收之,而不能用下手炼精化炁法来炼之。炁有足亏,药分老嫩,这即是“火候”。丹经云:“古人传药不传火,从来火候少人知。”张三丰祖师云:“性要悟,命要传,休将火候当等闲。”

大自然中的一切有形的东西都各有火候。如煎炒烹炸,都要掌握好火候,到什么火候用什么措施,即不过也不及,要恰到好处。功夫到什么阶段,用什么办法,不能用非所需,或需非所用,一定要恰如其分。

静极而动,不同于自然而动。因为前者是在一念不起的基础上静养来的炁发,是纯洁的,是先天的产物。后者是通过睡眠,大脑得到休息,当一觉醒来,一般说来外阳是要动的。静极而动,更不同于色情动。因为前者是清,后者是浊;前者是先天性的,后者是后天性的。外阳动,不能认为都是色心动。善养生者不等杂念丛生,即可用后升前降转**将炁收回。

练性命双修功夫者,把静极而动、一阳炁发视为至宝。每逢阳动炁发立即收归我有,积炁养身,炁越足则体越壮。外阳动得越勤其力越大,只待二候到来,方可下手。

静极而动,实际是情动,这情是道情不是人情,无念而来是道情。故龙牙禅师曰:“人情浓厚道情微,道用人情世岂知,空有人情无道用,人情能得几多时。”柳华阳祖师曰:“且此一情字自汉明帝到今注者纷纷,苟不得慧命之法,便谓之春情。识者见之无不笑也。”六祖坛经云:“有情来下种,无情果不生。”看来同是一个情字,就有两种不同的用法。一种是顺其自然用于人情。一种是逆着回来养生是用于道情。而六祖慧能、柳华阳、龙牙禅师,他们都是佛门弟子。他们当然是站在出家人的立场对待人情和道情,而且也是从养生道理上来加以说明。我们今天讲养生之道,既用人情,也用道情。用人情行人世法,生儿育女,使我们民族永远繁荣昌盛。用道情作为养生之道,使人人健康长寿。正因如此,当我们练功时,偏要将顺去的东西,想办法使它逆着回来。这是与一般人不同之处。只有这样,才能向自然规律夺取寿命。古人云,炁归元海寿无穷。这也是性命双修的特异之处。

曹还阳祖师云:返观凝神入炁穴,炼精百日黄芽生。
   伍冲虚祖师云:烹炼铅汞于鼎炉,炼精炼神根本地。
   柳华阳祖师云:和合凝集转**,吸呼薰炼性命存。
   了空祖师云:督升任降成鼎炉,锻炼五谷化精炁。
   千峰老人曰:前对脐轮后对肾,中间有个真金炉,
十字街前安玉鼎,神炁之宅呼吸根。
   先父牛金宝对安炉立鼎采小药收炁降龙曾作歌一首:
   阳生炁发及时收,续命全靠勤添油;
   后升前降凭意领,吸上呼下赖圆周。
   笛声吹来龙服驯,剑指点去虎低头;
   龙虎剑笛皆比喻,鼎炉莫向身外求。

第三步:开通奇经八脉

法诀
   开八脉,聚精神,以意领气贯全身。
   一吸督脉升泥丸,二呼任脉降会阴。
   三吸带脉至肩窝,四呼阳腧到手心。
   五吸阴腧胸前定。六呼至带归一根。
   七吸冲脉到降宫,八呼阳蹻涌泉停。
   九吸阴蹻升炁穴,十呼还原入窍中。
   吸呼深长凭意领,水到渠成赖气行。
   八脉开通身属阳,阴蹻开时百脉通。

功法详解

开通奇经八脉,又叫十口呼吸调八脉。初学者,因盘腿打坐,两腿受压不习惯,定有两腿麻木之感。用此法立即消除麻木。其功法的主要用途,是用以开通奇经八脉,驱逐阴邪之气,消阴长阳,进而达到全身属阳,百病全无。

奇经八脉,道家用以行炁、通关以达到延年益寿。通人脉,又称玉液炼形。

奇经八脉,即前任、后督、中冲、横带、阴维、阳维、阴蹻、阳蹻,也是道家行气八脉。开通八脉法,是用十口呼吸,以意领气,心到、意到、神到,气亦随之而到。平时必须经常练习,把心、神、意合而为一。八脉线路要记熟用灵,达到心想哪里,哪里就有所感触。最好每日清晨练习两遍,日久天长,就能随心所欲。

一吸督脉升泥丸,是先把心神意下注于会阴,鼻根呼气,心意随之,由会阴往后提起来,经脊骨正中督脉,上升至头顶泥丸即百会稍停;二呼由泥丸下来,走前边任脉,又回到会阴穴;三吸由会阴穴提到脐下一寸三分处之炁穴,分开双行走带脉,从两腰眼至两肩窝一停;四呼由两肩窝走两臂外侧阳腧脉,经中指到两手心劳宫穴稍停;五吸由手心劳宫穴走两臂内侧阴腧脉,到胸前靠近两乳处稍停;六呼从胸前双下至带脉炁穴归并一处,直达会阴处稍停;七吸由会阴穴上来,走任督二脉中间的冲脉,直上到心下一寸二分绛宫穴停住,不要过绛宫;八呼由绛宫下来到会阴分开,走两腋两腿外侧阳蹻脉,经两脚中趾到两脚心涌泉穴稍停;九吸从涌泉穴上升走两腿内侧阴蹻脉,到会阴归一,再上升炁穴稍停;十呼由炁穴,直达会阴生死窍。十口吸呼调八脉,是由生死窍会阴穴为起点,最后终点仍落在生死窍会阴穴,故而道家称它为八脉之总根。千峰老人称此窍:“上通泥丸,下达涌泉,真炁聚散皆以此窍为转移。血脉周流,全身贯通,和气上朝,阳长阴消,水中火发,雪里花开,实乃生炁之根。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此也。”十口吸呼调八脉,一吸一呼,升、住、起、止都必须与一意领气同时并举,协调一致;方能奏效。对此慎无忽略。以上是行气八脉。另有通精八脉(此是生精、化精、走精、炼精八脉),即前任,后督,中冲,横带,上通心、下通阳关,上前通脐,上后通肾,这里是以生死窍为轴心说的。道家的传统说法,往往与医家有所不同 .

第四步:小周天、下手炼精化炁伏虎法

法诀
   二候到,春雷动,猛虎怒吼要出洞。
   顺则出去可生人,逆而回来延寿命。
   手点虎额虎伏地,剑插三峡水倒行。
   收炁定要收元炁,炼精必须炼元精。
   顺减寿,逆添油,养生至宝莫外流。
   下手点住生死窍,急用巽风六候收。
   橐龠动时阖辟转,升住起止四正求。
   会得还精补脑法,功夫更上一层楼。

功法详解

下手练精化炁是道家性命双修功法中的绝秘,非其人不传。即使传人,也必然伴随着一些清规戒律。余今具体详说如下,不经口传万勿轻用。

下手炼精化炁法,是在以下情况下采用的:在初步静坐的基础上经过静功的开源节流,增长元炁,日积月累,静极而动、阳生炁发,不等念起,用二步转**收炁法收之。当用完七口吸呼,后升前降转够七周,外阳不缩,继用无孔笛降龙法,也转够了七个提降,而外阳依然不倒,此刻应用勒阳关,调外药。调到药产神知,外阳不但不倒,反而似鲤鱼打挺一跃而起,元精突然欲破关而出,这即是二候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火候不老不嫩之时,如依熟路顺去,则是生人之道;若逆而回来即是炼精化炁的养生之道。古人有云,顺生人,逆生仙,只在中同颠倒颠,正此之谓也。也正是在这一发千钧的关键时刻,不等思维活动,即不等念起,急速下手,剑插海底,向左侧身,左腿蜷曲,右腿伸直成半躺半坐势,用小周天炼精化气法诀,将这欲夺关而出的元精(因无思欲从静而来)化成元炁。古人所谓“巽风运坤火,风吹火化”,即以鼻呼吸(巽风即鼻中呼吸之气),头转眼随,由自身会阴子位起,向自身左上方旋转,用鼻连吸三吸,眼随头转,走子卯午,眼看头顶午位。从午位眼随头转向自身右下方向,鼻子呼气,连呼三呼,即午酉子。连吸三吸,是由子位向后,上走身后督脉三关,即尾闾、夹脊、玉枕,是为子进阳火。连呼三呼,是由午位向前,走前任脉三田,即祖窍、绛宫、炁穴,此为午退阴符。鼻子呼吸,眼随头转,必须同时并举,协调一致。下边一度一度地精撞阳关,上边则子卯午、午酉子地急收。来得急,收得快,来得缓,收得慢。如磁石吸铁,不即不离。精来多少度,而收炼多少度。待精不动时,即精已化炁,药已归炉。此时仍不撤剑指,身躯由半躺半坐而坐正,再用封固口诀,照前两步转**收气法,连收三次,是为牢封固。然后撒手撤剑,下边干干净净,一滴不漏,行将顺出的有形之精,经风吹火化已成为养生保命的无形之炁、这就是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法,也是道家千古不传之秘。

下手炼精化炁,必须建立在纯静的基础上。从静极一阳初动,到药产神知的二候到来,其来源必须是不加杂丝毫杂念,纯属先天性的。也必须按照术数的要求,即 “和于术数”。必须转够七圆圈。当转够七周外阳依然不缩,方可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法诀。无孔笛也用够七次,这即是火候。何谓二候呢?当静极而动,阳生炁发,龙从火里出为一候。当勒阳关调外药,调到药产神知,阳挺精动,虎自水中生为之二候,故有二候采牟尼之称。自古传药不传火,从来火候少人知。从历来丹经道书上看,确实找不到具体用法,更寻不着真正的口诀、火候。虽有的微露端倪,也只是藏头露尾的只言片语,以及隐晦莫解之词。

下手炼精化炁,又谓小周天。陈泥丸曰:“天上分明十二辰,人间分作炼丹程。若言刻漏无凭信,不会元机药不成。”所谓的大小周天,是道家借喻周天度数来阐述采药炼丹的道理,以及如何运用周天火候作为养生之道。在下手炼精化炁的过程中,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。但并非必须记住周天路线。二候一到,下手点窍,任督接通,方可采药,心静神清,非常重要。吸升呼降,眼随头转,前三后三,呼吸贯穿,火逼金行,左右盘旋,吸舐撮闭,坎离抽填,采药归炉,片刻之间,一字没有,记啥周天,千古绝秘,全赖口传。“吸舐撮闭”是下手采药炼精化炁的四字诀:吸是鼻内吸气,舐是用舌接督脉弦,撮是紧撮谷道,闭是闭任开督。

下手炼精化炁,在《黄帝内经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黄帝曰:余闻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。”把握自身的坎离阴阳,而呼吸精气,当然是自身的精炁了。肌肉若一还可以,而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,则太夸张。

如果真能在静中产生的二候到来之时,按照炼精化炁之法,将有形之精化为无形之炁,并收归我有,则这时人的精神面貌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,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,到五脏六腑,尤其是五官面貌,都能出现异乎寻常的特征。比如,从前眼花,可以恢复视力,变成不花。智力、记忆力必有明显的恢复。精力充沛,面色红润,虽不能返老还童,也必有自觉年轻了十年之感。当然要达到这一步,绝非一朝一夕之功。不过只要坚持不懈,运用得法,必然会功到自然成。其进度快慢,要根据个人体质的强弱,和用功的勤怠来决定的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只要有恒心,必定成功,那时推迟衰老,延长寿命,是不难做到的。

释家所说的断三淫是指淫身、淫心、淫根。三者最主要的是淫根。淫根不动则身心安静,淫根一动则牵连身心。断淫必须先断淫根,而下手炼精化炁,正是斩断淫根的利剑。道家把离中炁发称为火龙,把坎中精动称为水虎。故吕祖诗曰:“降龙须要志如天,伏虎心雄气似烟。痴蠢愚人能会得,管教立地作神仙。”又诗曰:“大道玄机颠倒颠,掀翻地府要寻天。龟蛇共穴孰能见,龙虎同宫谁敢言。九夏高山生白雪,三冬备火种金莲。叮咛学道诸君子,好把无毛猛虎牵。”李虚庵祖师云: “识得乾坤颠倒颠,金丹一粒是天仙。要寻不必深山里,所得无非在眼前。忙里偷闲调外药,无中生有采先天,信来认得生身处,下手功夫在口传。”以上所说都是指下手炼精化炁的功夫。

修性必须先炼心,心定则神安,心死则神活,修命必须先炼精,精是养性命之根源,故《金仙证论》云:精为万物之美,人身内有精则生,无精则死。精足而不知持满,即不能炼而化之,定有满而自溢丢失之患。精是命宝,极难生产而最易消耗。故炼性必先练心,七情不动,五贼不乱,六根大定,精难动摇,方有助于炼功。所谓七情即喜怒哀乐爱恶欲,五贼即眼、耳、鼻,舌、身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又为六欲。是以眼见色则爱起而贼精,耳听声则欲起而摇精,鼻闻香则贪起而耗精,口尝味则嗜起而走精,身意遇触则痴起而损精。人身之精能有几何,一旦精竭气枯,则命尽身亡。我们今天要讲的性命双修,既不主张断绝七情六欲,更不赞成夫妇隔离,不过善养生者应知精是保命至宝,万不可毫无节制地抛弃罢了。

下手炼精化炁,正是《黄帝内经》上所说的“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”,也是还精补脑,壮骨实髓,说来复杂,行之简便的延寿法。炼精化炁,在我要介绍的十三步功夫中,是非常重要、非常关键的一步。对于推迟衰老,延长寿命,能起决定性的作用。但欲想做到药产神知(这里所说的药产是指自家身内之元精欲突关而出,神知是指自己的元神立知),二候一到,便能下手点窍即下手采药,就必须行有为之法,存无为之心,运用自如,毫无勉强,夺天地之造化于片刻之间。要做到准确无误,应在用功之余,加以练习,方不致临时无所措手足。所谓练习是指意领神会,头手动作比划而已。切不可热火煮空铛,空转**,更不可以手淫作练习,应戒之,慎之。另有一种说法:以后升前降空转**为小周天,从百会到涌泉转一圈为大周天。完全以意领空转,在初练阶段作为止念法还可以,如果认为这即是性命双修的大小周天实大错而特错。这样空想空转无异于锅里无水,釜底加火。只有锅里有水,经火化才能成气,也只有坎中的精动(元精),才能用收精法炼而化之。正如丹经所说的“起巽风,运坤火”,风吹火化将元精化为元炁,进一步将元炁再化为元神。若有人问,精收回去能否成病呢?我的回答是不会成病,因为下手炼精化炁,风吹火化而成炁,是道家秘而不传的法子。只要照口传心授的法诀去做是万无一失的。不过只从书本里、文字上实难寻到妙处。据我几十年的亲身经验,不论是静中得来还是睡梦中得来,都可用下手法收回,也都是有益无损的。不过若不是由纯静与火候足得来的,只能养身而不能结丹。

千峰老人曰:“此诀是各丹经道书所谓的下手法。精顺出者是元精能生人,逆回者是元炁能生丹,正在中间颠倒颠,可不是采空气,炼的是真阳之精,将身补足可延年益寿。”其所著《性命法诀明指》有云:“身、心、意谓之三家,精、气、神谓之三宝,又谓之三元。以身心意为主,以精气神为用。三元合一而丹成。摄三归一在于虚静。虚其心则神与性合,静其身则精与情寂,意大定则三元混一。情合性谓之金木并,精合神谓之水火交,意大定谓之五行全。然而精化为炁者,由身之不动也。炁化为神者,由心之不动也。神化为虚者,由意之不动也。这即道家所谓的三花聚顶,三华即精花、炁花、神花。所谓的五气朝元,即身不动则精固而肾水气朝元,心不动则气固而心火气朝元,真性寂则魂藏而肝木气朝元,妄情忘则魄伏而肺金气朝元,四大安和则意定而脾土气朝元,这即是三花五气皆聚于顶成为这个元极,道家谓之炼已。以上是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法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,循序渐进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再接再厉将下手炼精化来之炁,再炼炁合神,使神炁合一,功夫更上一层楼(炼炁合神为采内药卯酉周天)”
  下手炼精化炁是道家的绝秘,历来不著于文字,惟独千峰老人所著的《性命法决明指》与本书将此法合盘托出,但不经师传恐难使用。
   (一)炼精化炁小周天,从古到今少人传。
   比龙喻虎谈阴阳,指天划地论坤乾。
   明明都是简易法,偏偏故意弄虚玄。
   现将此法公于世,愿与同道共钻研。
   (二)养生功法数千年,黄帝内经露真诠。
   提挈天地斡坤乾,把握阴阳颠倒颠。
   呼吸精气壮骨髓,独立守神自湛然。
   比喻隐晦难猜测,说破消息在眼前。
   (三)抽得坎阳离中填,二炁合一结金丹。
   待到精尽化炁时,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  下手炼精炁,必须口传,不经口传,万勿乱用以防出偏。因为此法从来不著于文字,用文也实难表达清楚。虽说简便,但差之毫厘,谬之千里,极易出偏。故再三强调,必经口传,甚至有的功法必须三番五次方能领悟。望后来之者慎之慎之。

第五步:外文武火金木合并法

法诀
   两手捧香肩臂松,眼观香头二自睁。
   聚精会神屏呼吸,涕泪交流即收兵。
   闭目养神应求静,心存已炁门自生。
   渣滓提净药方纯,泪管输通眼更明。
   文火七,武三成,药采之后好用功。
   日月同宫金木合,心火下降肾水升。
   眼球常转眼不花,耳鼓常敲耳更灵。
   常用此法除百病,能化五谷饮食精。

功法详解
  外文武火,是用后天之火引出先天之火。二火合一,既能提出在炼精化气中的渣滓,澄洁药物,又能化五谷饮食之精,提出五脏之病,使人益寿延年。了空祖师曰: “外武火者是移火也;外文火者是以火也。”这是专为提出五脏内之渣滓化泪流出之法,又是炼四相和合、五行攒簇归根、回光返照、日月合并之功。其用法如下:
  在初步静坐的基础上,收心入静十分钟后,夜间须燃香一炷(白天可用红头筷子一根),双手捧香或筷子,放在目前三寸许,高低与二目齐平,二目睁开同视香头。约两、三分钟后,两眼似辣椒水洗一样难受,此时必须坚持强睁二目,待眼泪鼻涕一同流出来为止,然后将香火捏灭,眼泪擦净,闭目养静,是为文火。坐到无人无我、身心两忘是为正功。久之心火下降,肾水上升,口中津液清而且甜,吞下入十二气嗓管,再降到炁穴化为阴精,由春弦入睾丸化为阳精。阳精出输精管,上至膀胱顶分两边,至尿道口入内肾,即藏精之所。善养生者百倍珍惜口中津液,津液常足,也证实肾水常足,肾水足而两眼炯炯有神,皂白分明,这样人身就健康无病。所以说:外文武火不但能使二目有光,保持眼睛不花,而且能提出五脏之病,治五脏之病于未发之前,除病根于未萌芽之时。
  外文武火是专炼二目,生理学有云“父母初结胎时,细胞内先生二目,至十二日后用显微镜看内有黑睛。”古经亦云;“人初结胎时,天一生水生黑睛而有瞳仁通肾,地二生火而有两眦通心,天三生木而有黑珠通肝,地四生金而有白珠通肺,天五生土而有上下眼胞通脾,故五脏之精华皆聚于二目,而人之灵神在脑,亦发之于目。”人的两眼又谓心灵的窗户。道家认为,人之一身皆属阴,谁独两眼属阳(指男子),仰仗这点真阳,方能不被群阴所剥。修士必须由此入手修炼,利用这点真阳来战胜群阴,而进一步达到纯阳之体。
  外文武火,有文七武三之别。比如从两眼同视香头到涕流用了三分钟,闭目静养时要用七分钟,当然静养时间越长越好。越是心静念止,越感觉神清气爽。炁从已门生,身如在云端,万籁俱寂,神形俱妙,事后眼睛特别清亮。
  千峰老人曰:“外武火者,是将神火注于炉中,为火中火引也。古名移火。移者移动身内病管开张,即是移动内里真火,二火相磨相激,阳火必胜乎阴精,精融灌溉周身,而渣滓出净,病从何来。”外文火者,是温养恢复还原之法。因在用武火时,五行攒簇,内管张开,渣滓提出后,必须用文火使其恢复原状。文火又谓以火,以者以温养之法,闭目塞兑,意守正中,气降真炁穴,身空意空方为正功。
   外文武火,是非常有效的炼眼法。但也要伴之以熨眼、转睛、眼呼吸等法。所谓熨眼法在初步养静中已谈到,不再重述。
  转睛:每天晨起,坐立皆可,二目睁开,头颈不动,独转眼球。眼看极下方,由极下方向左上方转到极上方,由极上方向右下方转到极下方为一周。如此转九周一停,再继续转四个九周,共三十六周。再由右上左下转四个六周,共二十四周。如此使两眼的脑炁筋、输泪管活跃有力,畅通无阻,使两眼灵活而有神。
  眼呼吸:用此法应在空气清洁之处,最好在树林内或河边。早晨面向东方,两脚并立,两臂下垂,浑身放松,二目平视前方。两眼与鼻根部同时吸气,徐徐将气吸足,然后两眼与鼻根同时呼气,连做九次吸呼。这样吸进氧气,呼出二氧化碳,吐故纳新,既锻炼眼睛,又增强五脏新陈代谢的功能。眼呼吸与转眼球,都是为了促使两眼通脑的脑炁筋灵敏活跃,畅通无阻,保持二目常明。久而炼之,还可用以上同样方法看早晨、中午、日落时之太阳。这必须有明师指导,自己不要无师自通。如照此法炼之,日久可目视中午的太阳如看月亮一般。少者可目视太阳一两分钟,久炼可目视半小时,斯时两目寒光四射,无人敢于对视。
   外文武火图解
   (—)燃炷真香棒目前,两眼看香目睁圆。
   待到涕泪交流时,闭目养我炁浩然。
   (二)文武二火莫看轻,专化五谷饮食精。
   常用此法眼不花,二目炯炯亮晶晶。
   (三)采药之后炼此功,去其渣滓要留精。
   精华炼成舍利子,冲开三关上离宫。
   (四)离宫即是泥丸顶,舍利原本神炁凝。
   龙虎铅汞皆比喻,身上去找无此名。

第六步: 卯酉周天进阳火退阴符

法诀
   进阳火,退阴符,卯酉周天炁合神。
   闭目四九子进阳,开关四六午退阴。
   左旋上升照乾顶,右转下行照脐轮。
   炉中有火金可化,釜内无水莫增薪。
   铅投汞,炁合神,采内药,保命根。
   周天三百六十五,卯酉沐浴始通心。
   采药炼丹皆比喻,离开神炁别无真。
   此是自身阴阳配,休向身外错问津。

功法详解
  在下手炼精化炁采药归炉后,紧跟着用进阳火,退阴符,卯酉周天,炼炁合神,又谓采内药。千峰老人曰:“此法是采内药,左旋右转,一起一伏用目下照。从左上照乾顶,从右下照坤脐至中心为一度。如此三十六转是为进阳火。开关从午卯子酉转一回,如此二十四转为退阴符。”十六步功夫,一三五七九是单练,二四六八十是紧密相连用的。经四步下手炼精化炁采药归炉后,紧接着用六步卯酉周天采内药炼气合神的功夫。其用法:坐如初,收神内敛,闭目养神片刻,二目外闭而内睁,凝神下照坤脐,闭目转睛由下向左上右下转,睛转头随,转一周为一次,每转九次稍停,闭目看光。如此转四个九次为进阳火三十六,然后开关,即睁开眼从上往左下右上转晴,转四个六圆周,每转六次稍停,闭目看光。如此转四个六次为退阴符二十四。在外两个眼球左旋右转,在内则金本交并,阴阳和合,神炁合一。千峰老人曰:“外药(即炼精化炁)保身无病,内药保命;命者元炁也。卯酉周天之火,炼内药之法,亦为内交媾。系汝已系充足之外药,彼时因风火相激,真炁上升于脑,眼睛左旋右转一起一伏,脑炁筋与神经系和合,斯时脑髓充满发涨,顿觉荣光发现,有形无相采内药,俗名炼丹是也。”且药归炉后,非用阳火阴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火候,不能将精炁化为荣光,成为内丹之苗。在人身上:子是生死窍,午是泥丸宫,卯是夹脊关,酉是绛宫,卯酋通心,故稍停为沐浴。曹还阳祖师云:“子卯午酉定真机,颠倒阴阳三百息。”
  子卯午酉为四正,是五行生死之位。且有系管以通五脏六腑,必停其息以意薰蒸之,脏腑方得滋润。故丹经以沐浴为火候之秘机,为炼精炼炁之要诀。金木水火土为五行,在世道中寓生死之理。
  子卯午酉为四正、四生、四死之位,在性命双修养生功法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故古人将看四正,或四正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。尤其在下手炼精化炁,转手炼炁化神的功法上,更视为火候秘机。千峰老人歌曰:“进阳火,退阴符,闭目四九转神轮,开关四六度数真,此是卯酉周天火,差之毫厘炁不生。”
  功到此步,每到坐静时,眼前就会出现圆陀陀、光灼灼的一个圆光。这即是玄关,又叫慧眼开。这时人就会变得更聪明,精力更充沛,四肢百骸,身体发肤更加春气融融。
  进行卯酉周天采内药,进阳火,退阴符,是在下手炼精化炁之后,万不可在采外药之前用此功夫。应知炉内有火金可化,釜中无水莫增薪。且忌烈火煮空铛。功夫到此,每当坐静时,眼前出现圆光,此光即是丹苗,又叫玄关,心定则神光凝,心动则神光散,心驰则神光飞。当神光欲飞时,应用第七步收光法收之。
   四正即子、卯、午、酉,在整个内丹功中占主要地位,不明四正之理,是无法采药炼丹的。图像动作不太明显,仅做参考。

第七步: 龙虎二炁翕聚收光法

法诀
   龙虎精,乌兔髓,凝结翕聚炼光辉。
   坎离交媾天地泰,戊己合时成刀圭。
   三花聚顶三心天,四相和合万象飞。
   皓月当空心宜静,慧光远去意莫随。
   玄关走,眼莫追,休教前功一风吹。
   凝神聚光急收剑,子卯午酉子收回。
   津液为主气当伴,眼鼻同吸意同归。
   送归土釜牢封固,日月合并照紫微。

功法详解
   此七步功夫是日月合并,守中抱一,翕聚祖炁,聚光、炼光、收光之法,道家也谓之炼丹法。
  千峰老人曰:“守中抱一是全功,祖炁聚会性命同,坎戊离已日月合,龙虎二体光中升。”又云“守中抱一,日月合并之功也。离己是日光,坎戊是月精,此龙虎二炁也。天地之交精,日月之交光,盘旋于祖窍之前为混元真一之精,此即是精炁神聚在一处,三家相见,四相和合归一,心空意空,无他无我,祖窍之前真气曰太极,曰金丹,曰元觉,先天乾坤,后天坎离,实为四个阴。”从初步收心求静到四步为下手法。从五步到九步为炼丹法。此七步功夫是在前六步的基础上通过小周天转**采药收炁降龙、开八脉、下手炼精化炁、文武火、卯酉周天进阳火退阴符等非只一次的自身采补。此时身上百病皆无,神清目明,精炁神足,三花聚于目前,如皓月当空,这即是玄关。玄关者,乃玄妙之机关也。丘祖云:“但著在形体上摸索皆不是,亦不可离形体而外向寻求,因其机发始成窍,机息复渺茫。”《性命圭旨》云:“空洞无涯是玄窍,知而不守是工夫。”千峰老人曰:“静极玄关出现,若有一念使落后天,倏然不见一无所有。如再求之,了不可得,因著色相之故。” 此时必须存无守有。所谓存无是存无为,无人无我,忘心忘形,万籁俱寂。所谓守有,即守中抱一,在虚极静笃之时,一轮明月出现目前即玄关。
  当坐静时眼前出现一圆光,此时务要心定念止。二目合并似含光凝神,此为回光返照,照见真炁之光,盘旋于祖窍之前,自然翕聚此炁不散。越翕聚炁光越圆。当翕聚此光圆陀陀、光灼灼时,即是戊已二土、龙虎二炁合并而刀圭成。千峰老人曰:“坎离交而天地奉,龙虎交而戊己合,戊己合为一体,则四象会合中宫大药生矣。”这里所谓的大药即是玄关。
  当玄关性光盘旋于祖窍之前渐渐远去时,仍须以静待之,二目既不要随之而去,也不要立即收回。当玄光恍惚欲飞去时,火候已到,急用二目鼻根同时吸气,眼吸意随着四正,心意由下子位左上到卯至午,再右下到酉至子,再抬头开关吸收,用子卯午酉子,将炁光收回。此时金液满口,引吞下入十二重楼,送归土釜即真炁穴牢牢封固。千峰老人曰:“先天真一之炁自虚无中来,但见玄关忽动离远,而后方可翕聚此祖炁收入腹中炁穴,真气往来跳动,口中清香无比为证。”药有老嫩,光有圆缺即足与不足之分。经不断采补,日积月累,真炁内足发于外为光。当此炁光恍恍惚惚不定,或由小变大复归于无,这都属于嫩而不足。还要继续用功,必须炼至眼前出现圆陀陀、光灼灼,方是正玄关。红色者为血玄关,白色者才是正玄关。这即是修真养性的真性,性命合一的真性。精炁神足就出现眼前。吕纯阳云:“目前咫尺长生路,多少愚人不醒悟。”释曰:“终朝常对面,不识是何人。”实际都是指的出现在目前的先天真一之炁——玄关。

第八步:蛰藏炁穴

法诀
   朝北斗,对明星,吸呼绵绵意守中。
   回光返照炁自动,一点一点意引行。
   下降不可过丹田,上升只能到绛宫。
   久动而静炁入窍,大定得之蛰藏功。
   心肾交,神炁凝,气归元海寿无穷。
   乾坤日月要和合,戊己坎离交姤升。
   小定七日不食睡,大定七七呼吸停。
   识死性活根蒂固,形神俱妙四大空。

功法详解
  蛰藏功法,是道家养生功法中的高级功法。所谓蛰藏,正像蛰虫冬藏于地下,不食不动,似死非死。小定数日,大定能达数十日。这种功夫只能适用于过去入庙出家之人。而对我们当代人来说,是不适宜的。今公诸于世,是让人们知道我们的祖先也有这步蛰藏功法,尤其给研究道家养生功法者,提供点参考罢了。
  千峰老人曰:“此蛰藏之法,是将祖窍前翕聚那一点阳神炁收归于炁穴之内,名为凝神入炁穴。此炁穴有内外两窍;外窍为阴阳之宅,胎息之根,呼吸之祖;内窍者,长胎住息之所,入大定之室。内呼吸上不过心,下不过肾。久而久之,真气入窍,忽然大定得矣。”
  用法:基于七步翕聚收光法,将远去欲飞之炁光,用子卯午酉子收回,送归土釜牢牢封固。此时如初坐,用回光返照朝北斗对明星,下视丹田。出息微微,入息绵绵。久视静极,但觉丹田有一股热流,蠕蠕融融动荡其中。此时心不外驰,以意引导,将此热流向上运于心下绛宫,再由绛宫运于肾位丹田炁穴。即上不过心,下至肾。久动而静,忽然入了窍中窍,真炁穴。此刻呼吸顿断,重入胎胞,再造乾坤。实乃心肾相交,神炁合一之功。尤如蛰虫之蛰藏,道家谓之入定,释家谓之禅定。小定数日,大定数十日,而自己的识神则茫然无知矣。古人所谓炁归元海寿无穷即指此步功夫。
  对于丹田、炁穴的位置究竟在哪里,其说法不一,用我们的传统说法:是在脐下一寸三分处,上有黄庭下关元,前有幽阙后命门,前七后三中悬一穴即丹田。了空祖师说:“炁穴在动静二脉之中心,分出二脉合成一管,下通小肠之中心,有四层网脂油皆连络小肠,首层名曰黄庭,二层名曰金炉,三层名曰炁穴,四层名曰关元是也。”
  另外佛教瑜珈功,有的功深者,埋在地里数十日,仍可复活。我国道家的蛰藏功,也能口鼻无呼吸,六脉皆停,大定七七四十九日。这与释家三禅脉住,同一道理。这说明道家也有这步功法,不过不易达到罢了。
   蛰虫冬眠待春生,人能入定享高龄。
   小定七日呼吸断,大定七七六脉停。
   年老无事尚可用,在职工作行不通。
   介绍此法无他意,说明道家有斯功。

第九步:大周天蒂踵呼吸法

法诀
   大周天,神宜凝,呼吸往来在蒂踵。
   消息引动相兼连,**自转是正功。
   真气上升后天降,真气下降后天升。
   四个呼吸不用鼻,功到气足自然灵。
   细引气,慢扇风,息往息来神入中。
   且忌烈火煮空铛,江里有水船可撑。
   真人蒂踵呼吸法,道家称为炼丹程。
   功夫到此防夜漏,闭关上锁再加封。

功法详解
  蒂踵呼吸法,是道家内丹术的炼丹法,丹即是神炁的和合凝集。道家把下手炼精化炁谓采药,把炼炁合神谓之丹,是取其药能治病,丹能延命之意。实则也是强名而已。
   蒂踵呼吸是在八步蛰藏功后,方可进行,否则就如烈火煮空铛,旱河撑船劳而无功。
  其用法:坐如初,二目合并合光凝神,由祖窍吸气,心意由祖窍往里至玉枕。接着由玉枕再往祖窍呼气。吸呼往来于祖窍与玉枕之间。从祖窍到玉枕一吸为之消,从玉枕到祖窍一呼为之息,用这一吸一呼的消息来引动真人呼吸处。千峰老人说:“祖窍内一吸气,心意由祖窍至延髓梗(即玉枕)为消,后天真气由踵管上升到尾闾过夹脊、玉枕至泥丸宫,此为根生于踵。又呼于蒂,是由延髓至祖窍,下通任脉管根即生死窍。延髓至祖窍一呼气,心意由延髓至祖窍为息,后天真气由蒂管至祖窍过十二重楼、绛宫、炁穴至生死窍,此为发于蒂。此是后天两个吸呼。蒂踵消息,不用口鼻吸呼气。此踵蒂消息久练,自然先天真炁被后天气引动,先天真炁升,后天真气降,先天真炁降,后天真气升,此是四个呼吸不用口鼻之气,为大周天,无时无候无间断也。”此又谓**自转。
  在用蒂踵消息吸呼时,吸呼越长越细越好。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发出壶水在火上似开未开的声音。这种从延髓到祖窍,由祖窍到延髓的一呼一吸是引子,如做饭拉风箱一样,待引得先天炁与后天气彼此升降时,**自转,引子也就失去作用。
  了空祖师曰:“四个吸呼分先后,若用口鼻道不真,吸踵呼蒂连真炁,这个消息引转轮。”又曰:“后天吸呼在山根,先天真炁丹田升,二炁一合连上下,差之毫厘不转轮。”
  千峰老人曰:“这踵之头在后脑海即延髓,下通脚后根,一吸踵处至山根即是蒂处,其后天气由脚后根上升至尾闾过夹脊、玉枕至泥丸宫,此是后天一吸踵之处。这蒂之头在山根即祖窍内,下通生死窍,一呼蒂处至后脑海,其后天气由泥丸宫下降,通上鹊桥、玄膺穴、十二重楼,过绛宫,下降真炁穴至生死窍,此为后天一呼蒂之处。此是后天两个吸呼。用蒂踵消息引动先天真炁由炁穴内生出,下通尾闾一度一度上升至乾顶,后天气一点一点下降至生死窍。先天炁由乾顶一度一度下降坤处,后天气由生死窍进尾闾关,一点一点上升至乾顶,此为先后天吸呼四个往来不用口鼻。”
  八步蛰藏入定,九步踵蒂吸呼都是炼养舍利的功法。也是属于小周天即将完成,大周天即将开始,因为大小周天是一个整体,绝不能截然分开。当小周天炼精化炁而成舍利,大周天就是炼炁化神而结胎,所谓胎即神炁的结晶,即比舍利更高一级的精、炁、神三者的产物。

第十步:固精关门法

法诀
   真炁动,响警钟,谨防夜漏失元精。
   勤修苦炼来不易,休让命宝一旦倾。
   睡用五龙盘体法,醒有降龙伏虎功。
   龙虎穴,在掌中,两手中指点劳宫。
   提根吸气转四九,舌接督脉鼓巽风。
   头转眼随循子午,后升前降气归中。
   功毕两手搓腰眼,关门上锁再加封。
   会得固精关门法,益寿延年信非空。

功法详解
  固精关门法,是道家养生功法中最重要的一步,是用来预防夜间睡熟后丢失元阳的方法,也是医治梦遗滑精非常有效的方法,万勿等闲视之。
  当通过九步功法的勤修苦炼,筑基将成未成之时,须谨防夜间丧失元阳。原因是由于坚持不懈地练功,日积月累,精炁越来越足,身体越来越健康,百病全无,此时正是俗语所说的井满自流之时。但每逢夜间丢丹,白天必有真炁跳动之景,即淫根会阴穴处跳动。这即是夜漏的警钟,已预报夜失元阳的信息。白天得信息,晚上不要忽略。入睡前要用固精关门法将精门关闭,方能高枕无忧。最好是多用功少睡眠。
  固精关门法:坐如初步,平心静气,将左手中指曲回,所点之处即龙穴,再用右手中指去点住左手中指所点之处,左手中指自然伸开去点右手劳宫处之虎穴。此时左手掌心向上手背向下,右手在上掌心向下,两手掌心合在一起,除两手中指相互点穴外,其余各指自然伸开,两手合掌横放在脐下。舌接上齿外唇内人中处之督脉弦。同二步转轮法收炁一样,提肛吸气,眼随头转,由会阴子位向左上泥丸午位,随之鼻子一呼气,从午位由上向右下复到子位为一圆周,如此转一吸一呼一圆周,转九圆周一停。每转九周一停,共转四个九周。大致用三四分钟左右。但务必上下相随,完整一气。转完四九三十六周,再静坐十至二十分钟,然后用两手掌心搓腰眼,发热为止,这即是关门上锁再加封。这样入睡就比较安全了。正是:关门再睡倒,免得丧真宝,久练能固精,自然身体好。
  两手心的龙虎二穴之脉,通寸关尺之脉,寸关尺之脉内通心肾,即左手龙穴通心,右手虎穴通肾,将龙虎二穴点住,能闭心肾之炁不动,再用神气将精炁管封住,其精就不能自然而出。
  五龙盘体法,是卧功,又谓卧禅。睡眠时侧身而卧,一手曲肱、一手摸脐,一腿卷曲、一腿伸开,舌顶上腭,行深呼吸,未睡心先睡目,心息相依,致虚极,守静笃,达到身心两忘,形神俱妙而至入定。
  睡眠姿势:侧身卧,一腿伸开,一腿卷曲,一手捂睾丸,一手曲于面部,或双手捂睾丸。这样有两个好处,一是使睾丸发暖,二是睡熟后如精撞阳关一撞即醒,便于手点生死窍(用四步炼精化炁法炼而化之),而不致精撞阳关醒来手足无措。
  宴息法,也是道家卧功的睡禅功。在入睡前用打咯法,将浊气略出,易于入睡。在睡前和坐前都应用打饱咯似的宴息法,七日后再入坐或入睡,对于入静入睡都有帮助。
  关门固精是为了养精蓄锐,精足而炼精化炁,炁充而炼炁化神,神满而炼神还虚,故有精满不思淫,炁满不思食,神满不思睡之说。固精不是固守死精,必须使之运转不息,应知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,生命在于运动,这与炼精化炁同一道理。
   固精关门法,正如古人所说:“运罢河车君再睡,来朝依旧接天根。”
   精为炁之母,神为炁之子,有神无炁不能生,有炁无神不能死

第十一步:虚室生白蟾光现

法诀
   蟾光现,心莫惊,须知炉内丹炁充。
   虚室生白非是幻,三花聚顶暗室明。
   欲知舍利足不足,一盏明灯九转功。
   转罢一九闭目看,丹足圆月亮晶莹。
   有暗光,丹未成,继续温养再加烹。
   寂静犹似龙养珠,谨慎处女怀孕同。
   且戒十损勿伤炁,不思食睡神自灵。
   神炁合一舍利就,六景现时丹已成。

功法详解
  虚室生白,蟾光出现,是通过前面十步功夫即下手炼精化炁、转手炼炁化神以及文烹武炼神炁合一养成舍利,这时三家相见精炁神三宝养足,混融一团,道家谓之结丹。充于内必形于外,固能出现虚室生白的征兆。由于蟾是三足,故道家将精炁神三足发于外的光称为蟾光。
  当夜间坐在暗无光亮的屋子里,忽然眼前白光一片,室内所有的东西清晰可见,但一闪即逝。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景象,心里不必惊慌,这就是虚室生白,蟾光出现,是神炁合一丹已成的征兆。此时宜以至静为主,似龙养珠,如处女初孕,意思是要小心谨慎而已(龙养珠是道家一种术语)。
  自己身内的舍利即内丹怎样才知足不足呢?检验的方法是:古时用棉油灯一盏,现在可改用一号手电筒将蒙子去掉,立起来,灯头朝上放在面前。二目高低与灯泡平,距离一尺三寸左右。心定念止,二目睁开注视灯光,头颈盘旋,二目仍视灯光,头转眼不转。头转时依然走子卯午酉四正路线,即由下子位向左上午位,由午位不停紧接着向右下子位这为一转。如此一气转九转,转时不一定配合呼吸。九转功完后闭目看光,若眼前是圆光,圆满晶莹亮如秋月,这即是内丹已足。如果眼前之光不圆或内有暗光,这是内丹不足之征兆,应继续用功,过一段时间再检验一次,只待此光圆陀陀、光灼灼,晶莹皎洁亮如秋月,方知自己内丹已足。但此功不宜太勤,练得太勤会感到头晕。
  这步功夫道家谓之取火提火。取火者是取外界之灯火,提火者是提身内的真火,即神火。此是检验自身内丹足与否的办法。功夫至此应静坐滋养舍利为主。每日参禅打坐,两眼合并,下照坤腹,炼得脸上虫食作痒,又如珠网罩面,蚂蚁爬行,左耳龙吟,右耳虎啸,通身酥麻,其身如在云端,形神俱妙,乐不可言。练功坚持不懈,自然会神满不思睡,炁满不思食,精满不思淫,外阳缩如怀抱幼儿。此时谨防走失元炁,故有谨戒十损勿伤炁之说。
  所谓十损,是久行损筋、久立损骨、久坐损血、久睡损脉、久听损精、久视损神、久言损气、久思损脾、久淫损命、食饱损心。以上所说都是指过劳而言,而对于行功、立功、坐功、卧功那是另外一回事。另外在坐功时还有六不可,即一不可起念,念起则火炎;二不可意散,意散则火冷;三不可外视,外视则神驰而伤魂;四不可外听,外听则精散而伤魄;五吸呼不可骤,骤则散漫无归;六吸呼不可停,停则继续无力。忽断忽续,或躁或寒,皆有害于舍利成就。必须安神于炁穴之内,勿忘勿助,似守非守,绵绵不绝,念兹在兹,先存后忘,入于混沌之中,这是滋养舍利惟一妙诀。
  虚室生白现蟾光,绝非幻觉,而是精炁神三宝养足自然凝结成舍利。精足眼前出现的为慧光。舍利足出现的光为蟾光。慧光蟾光本属一体,蟾光是由慧光发展而来的。慧光如月光,蟾光似金光。蟾光是精中的真阴炁,二目合并发出的光是真阳炁,阴阳二炁和合所发出的宝光谓之金光。

第十二步: 舍利养足现六景

法诀
   舍利足,六景来,无根树上花正开。
   金光一现择静地,早结道侣备法财。
   二现止火不用风,四项不全花莫摘。
   五炁朝元归祖窍,三花聚顶见如来。
   龙又吟,虎又欢,仙乐齐鸣在耳边。
   身涌鼻搐遍体酥,丹田火炽两肾煎。
   马阴藏相老返童,金光三现过大关。
   筑基炼己功成就,性命合一结金丹。

功法详解
   这步功夫说的是景象以及为过大关而做的准备工作。
  一切物体的本身,无不充实于内而表现于外。当一个人身内无病,精力充沛,其外貌必然是精神焕发,红光满面。相反,若身内有病,则必然面黄肌瘦,形容憔悴,精神萎靡不振。即连草木花卉、瓜果桃李,当其成熟时,其表面都会出现异样光彩。道家的养生功法亦然。
  当精炁神三宝炼足,三花聚于顶,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炁朝元,舍利养足必然会出现六景。何谓六景?一眼前有金光,二脑后有鹫鸣即仙乐鸣,三左耳龙吟,右耳虎啸,四丹田火炽,五身涌鼻搐,六马阴藏相。此六景是舍利养足的征兆,也是道家历代养生功法实践经验的总结。现将六景详解如下:
  眼前金光的出现:炼功至此当以静养为主。因为此时已达到精满不思淫,炁满不思食,神满不思睡,舍利子已足,淫根自缩,只有用虚静来温养舍利使之足之又足。在未现金光之前,有时眼前常发现刷的一道电光,道家术语谓金机飞电。这是金光出现之前的征兆。出现此征兆仍须静定,应终日二目下视丹田,当眼前出现皎洁如电的性光时仍须静定。在久久静定中忽然在眼前皎洁的性光中又出现金光,此即是金光一现,是真正的精炁神足,三花聚顶,五脏之炁聚,五炁朝元,舍利已足。此时须准备法、财、侣、地,做服食过大关的准备工作。
   法:包括过大关的法诀,防危虑险的法器。
   财:即钱财,是供道侣生活用的费用。
   侣:即道侣二至三人,其中必须有精通过大关口诀的。
   地:选择离城镇不远的偏僻处,当然庙宇山洞不受干扰之处,更为合宜。
   龙吟:似隐隐气笛之声;虎啸:似呼呼的风声;鹫鸣脑后:似音乐之声。这是精炁神是之真火发出的音响,不同邪火上升的耳鸣。
   丹田火炽:两肾汤煎,即身内三昧真火充于内而形于外。三昧真火即君火、相火、民火。精为民火,炁为相火,神为君火。
   身涌鼻搐:是身在动,鼻在抽搐。
   马阴:是外阳缩回如在胎胞;藏相:是脖下相骨缩回。相骨即气嗓管突出的疙瘩。
   另外还有珠网罩面,浑身奇痒等等征兆。
  金光二现当止火,止火是采药不用吸呼气之巽风。当止火而不止火,势必导致炉崩丹飞前功尽弃之患。比如水已烧沸、饭已做熟,还继续加火,岂不将饭烧焦锅烧化吗?爆羊肉、涮羊肉要掌握火候,不老不嫩,炼内丹是同一道理。
  如果法财侣地四项没备好,当金光二现再采药时只能用意领,而不能用吸呼巽风,火逼金行的功法。只好用意领,继续补养舍利,并百倍注意夜间丢丹。正如正阳祖师所云:“丹熟不须行火候,更行火候必伤丹。”用传统的说法:此时应戒七情、九气、十损。十损在十一步已有。九气:怒则气上,恐则气下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惊则气乱,思则气结,劳则气耗,寒则气收,热则气泄。
  以上这些征兆,是证实舍利子已足。性命双修养生功法十六步,步步功能都有其各自的特征。不是空谈某某已达到如何境界,而是到什么火候,有什么特征,用什么办法,必须恰如其分。当然达到十二步六景出现已属不易。自古传功不传景。因为如先说景,恐怕初学者在坐功时,意念注于景,致生出幻景,被幻景所误。

第十三步:采大药服食过大关大周天

法诀
   入静室,万念室,金光三现再用功。
   六根震动产大药,五龙捧圣上离宫。
   真宝遇阻动后引,侣搓髓解关自通。
   羊鹿牛车各献力,吸舐撮闭吸托升。
   过三关,升泥丸,上下鹊桥要堵严。
   阳火阴符化甘露,润吞金液入丹田。
   从此已得天上宝,神炁合一了大还。
   男子马阴女缩乳,返老还童寿延年。

功法详解
  当法、财、侣、地四项备齐,即可入静室用大功。此时此刻应万念皆空,入坐前用状如馒头的木底座,裹上丝棉,抵住谷道,以防鹊桥漏丹。每日盘膝端坐,二目下视丹田,静久六景自现。待眼前金光三现,正是采大药的火候已到,此时用六根震动的口诀,将舍利震出发动。谷道已有木底座抵住,舌舐上腭,再用吸舐撮闭、五龙捧圣、三车上牵之法,将舍利子升到泥丸宫,再用进阳火三十六,退阴符二十四,经金乌玉兔左旋右转地搅动,将祖窍内的真性炁与乐穴中的真命炁,阴阳二炁合一,化成真种子脱落,走鼻根玄膺穴,此刻上鹊桥漏丹处鼻窍已用木来年堵塞。只有润吞,下降十二重楼,过绛宫下入丹田温养于中,这是采大药过大关的全过程。
   何谓六根震动、五龙捧圣?过关服食的具体做法又如何呢?
  六根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。如睡觉打呼噜,可使六根震动。舍利子被震动后,势必下行,下鹊桥前有五龙捧圣,即双手十指叠成五指,用两手中指抵住生死窍喻为五龙,捧圣是指捧舍利子。下边阳关、谷道已闭,舍利子只有沿着督脉上行,此刻道侣急搓尾闾,搓热髓解,等舍利自动撞关时,两手往上一捧,两眼慢慢地从左往上一转,如羊拉车,其力在尾。轻微上引,舌顶上腭,随其真宝自动之机,鼻内往回一吸气,腰眼一挺,但觉尾闾关咕嘟一下通过。且记必须真宝先动而后引,万勿先引而后动。尾间已过,道侣急搓督脉,真宝一度一度上升。至夹脊关真宝遇阻不动。真宝不动,一意不动,万勿不动先引。道侣轻搓夹脊,热而髓解。待真宝自撞夹脊关时,借真宝自动之机,两手往上一捧,两眼迅速地往上一转,如同鹿拉车,轻而快,其力在脊,舌顶上腭,随真宝自动之机,鼻子一吸气;腰眼往上一挺,咕嘟一下真宝渡过夹脊。道侣向上急搓,真宝一度一度上升,至玉枕关遇阻不动。真宝不动,一意不动。道侣急搓玉枕,热而髓解,真宝忽然自动撞关,随其自动之机,两手往上一捧,舌舐上腭,鼻子一吸气,两眼用力往上一转,如牛拉车快而猛,其力在项颈,但觉咕嘟一下渡过玉枕关。道侣仍急搓风府,真宝进人风府与延髓结合,过小脑、脑桥,进人大脑中心,性神室。此是真命炁之宝与真性神之宝,二宝神炁合一,道家谓之性命同宫。道侣此时用木来年堵塞鼻窍,以防上鹊桥鼻根漏丹。真宝进入神室后,再用进阳火、退阴符之功,即大周天炼炁化神功法。
  男子藏相女缩乳,返老还童寿延年。采舍利子过大关,必有明显特征,即男子马阴藏相,女子两乳缩回。马阴即外阳完全缩回,如胎儿在母腹时外阳藏于腹内,出生后使劲一哭外阳才被努出来。藏相是下巴颏下气嗓疙瘩缩回,如五六岁婴儿。女子两乳缩回,像五六岁幼女,进而白发变黑,齿落重生,这方是真正的返老还童。
  采大药过关服食,是道教性命双修养生功法中极高深的一步。是由初步修性开始,静极一阳来复,炁动收炁,精动则炼精化炁,是为下手法。经过日积月累地下手采炼,精满炁足神炁合一而产舍利。舍利养足,金光三现过关服食,为大周天转手炼炁化神。大功至此阳关自闭,应以温养为主,在定静中时有**自转之妙境。
  下手炼精化炁,采药归炉后,眼前出现的光为慧光。经过卯酉周天与翕聚炼光封固蛰藏,蒂踵呼吸一系列温养锻炼后,出现的光为蟾光。当舍利养足,在月白的蟾光中出现金黄色的光为金光,又谓阳光。金光一现,准备法、财、侣、地。金光二现当止火。金光三现采大药过大关。如过三现不采,等金光四现即金逢望远不堪尝矣,所以古人以金光三现为不老不嫩的火候。金光四现是应该止火而没止火,舍利子遂被四现之火化成有形之精溢于外,而致前功尽弃,对此万勿忽视。
  过关服食又谓金液还丹。金液不同于津液。前者是经过大周天乾坤交姤,阳火阴符化甘露,真种子脱落,甘甜如蜜。后者是在初步入静后,心火下降,肾水上升,由舌下金井石泉所生的津液,又名玉液。而金液是由真性炁与真命炁,阴阳二炁合一化成先天真种子脱落而来。所谓服食,正是吞服这先天真种子化成的金液、甘露。将这先天真种子,种在炁穴,

使其开花结子,是谓养道胎。故有小周天炼精化炁而结丹,大周天炼炁化神而结胎。用现在的话来解释,丹与胎都是精炁神的化合物、结晶品。
  采大药过关服食之后,关窍已通,此后不用意领,**自转。此时应以二目之神光时时刻刻下照坤腹,久而久之大定得之,息停,脉住,功夫更上一层楼,即佛家所谓初禅念住,二禅息住,三禅脉住。
  了空师祖偈曰:“一意不动真种生,二炁和合神运功,三车牵上昆仑顶,四相合一空不空,五龙捧圣朝天贺,六根震动真宝升,天地交泰生万物,乾坤交姤产圣婴。”
  十三步性命双修养生功法,都是我父亲得之恩师千峰老人口授心传,并由父亲口授心传于我。由于时代的不同,在阐述理论和名词上有所取舍与改革,但在具体功法上仍保持原诀未动。十三步功法概括地说只是两节:即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,大周天转手炼炁化神。只此十三步,即使有志之士,也一生用之不尽。
  道家性命双修全部功法共四大手,即:一、下手炼精化炁。二、转手炼炁化神。三、了手炼神还虚。四、撒手炼虚化无。千峰老人又把每手分为四步功法,合四四一十六步。由于后三步养道胎、出阳神、粉碎虚空过于深奥、玄虚,用现代科学方法难以解释,所以本书没有作具体的叙述。但为了让大家对本功全貌有所接触,本书附录中特将千峰祖师的十六步口诀,全文录出,以供参考。
   炼炁化神大周天,前人历来不轻传。
   余今泄尽千古秘,献给同道做参研。
   功法虽然十三步;正是养生延寿录。
   登峰造极老还少,一生用之无尽处。



李谨伯老师:道教养生十三步功


李谨伯生于1920年。银行世家出身,西南联大毕业,年轻时参加革命。早年因忘我工作,二十七岁时身患重病,幸获民间奇人用传统医术“导引布气法”救治得愈,从此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。后四处参访名师,屡有奇遇。

李老至诚学习,精心实践,精通道家丹道养生绝学百余种,对佛教密宗亦有特别研究。著有《呼吸之间》。曾二十多次出国讲学,在内地与港澳台地区,以及英、法、德等国政界、商界、学术界拥有众多追随者。
筑基法以修有为法
修道的初级方法,叫筑基法。对于修炼而言,也就是《道德经》上所言“有欲以观其窍”,就是我有欲、有意、有为地观我的窍。这是一种有为有做的方法,是初级修道里面的情形。
六祖慧能曾经说过,我没有给你们讲过佛法,如果你们硬要说我讲过,那我是在诓骗你们,是犯了妄语戒。因为我实在不是给你们讲佛法,我能讲的只是义理。
六祖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他认为释迦牟尼佛讲道理时,是先让你明白义理。有为方法能教,无为方法不能教,教也是教不会的。按照老师教的做,就落入了有为后天。无为的方法是在静中本能悟得的,每个人的悟性、条件都不一样,方法也因人而异。
真正的佛法,并非禅定的理论方法。因为真正的佛法是无理可说,无法可讲,非语言文字可以解说,非常规思维可以想见的。所以,慧能才说禅定并非真法,真佛法是“明心见性”。
但是,如果是初学,还是要讲讲义理和方法。讲到方法,修道的方法是有阶段性的。普通人修道,有初级、中级、高级,还有更高级。但顿悟是不立一切法,诸法寂灭,并无次第。
修道的初级方法,叫筑基法。对于修炼而言,也就是《道德经》上所言“有欲以观其窍”,就是我有欲、有意、有为地观我的窍。这是一种有为有做的方法,是初级修道里面的情形。观其窍也叫守一,守玄关一窍。守时用思维的“火”和玄关的“风”去催逼加热窍位,使其烧炼成“丹”。守窍的目的是为了守之、养之,使气血发热,遍及全身,运化整体。
修道在初级阶段,应该由老师来教。否则,我们就不知道怎样去修。这个阶段的有为法,在佛家来讲,叫“四万八千法门”,道家的讲法是“三千六百门,七十二旁门”。方法那么多,一生也学不完啊。实际上,那么多方法并不是每个人必须要全修炼一遍。其关键还是因人而异,因材施教。
有为法都是一棵树上的枝枝叶叶,并无高下。方法不是教的,是闻得而后悟得,悟得而后修得,修得而后证得,证得才是真得。有为法是打基础的方法,好比我们学书法练字,一开始的时候,每个人一定要选一个和自己投缘的字体或者碑贴来练。有人喜欢颜体,有人喜欢欧体,有人喜欢柳体。喜好不同,选择就会不同。修道修佛也一样,比如西藏密宗的修行人选本尊,总是要上师帮着,选一个和自己投缘的,而不是乱选一气,或者全部都选。
修道也是如此。有为法都是一人一法,不应该是万人一法,千篇一律。就像写书法,最后实际是每人一体,人人写出来都不一样。不然终生只会模仿,那就是书匠了。
法无定门,因人而异。没有最好的方法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。“筑基法”就是要每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修道。所以,经典中就叫“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”。道行天下,众生平等,众生各有各的方法也就“诸法平等”了,没什么可攀高比低的。
修道就是修“虚”“静”
修道就是两个字,一个叫“虚”,一个叫“静”。古人把身体放松、内心空无,不叫放松,而叫“虚”。
修炼与处世
修行界常常说,处世就是养生,会处世的人一定会养生。处世就是要以诚心、爱心、善心、慈心待人。处世和养生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姐妹,不会处世的人修不好道业。
实修证大道
要真正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,一定要实修实证,不能只是依文解字地在那里“搞学问”,那样做只能似是而非。



祖师语录

1.马丹阳语录:

“薄滋味所以养气,去嗔怒所以养性,处污辱低下所以养德,守一清静恬淡所以养道。名不著于薄籍,心不系于势利,此所以脱人之壳,与天为徒也”。“酒为乱性之浆,肉为断命之物,直须不吃为上。酒肉之犯犹可恕,若犯于色则罪不容于诛矣。何故?盖色者甚于狼虎,败人美行,损人善事,亡精灭神,至于殒躯,故为道人之大孽也”,“速把人我山放倒;急将龙虎穴冲开”,“道者何物也,祖气便是根源。学道专一,则人人可为仙”。“要道之妙,不过养气。人但汩没利名,往往消耗其气,学道者无他,务在养气而已。夫心液下降,肾气上升至于脾,元气氤氲不散,则丹聚矣;若肝与肺往来之路,习静至久,当自知之。苟不养气,虽挟泰山超北海,非道也”。“夫道但:清静无为,逍遥自在,不染不着,此十二字若能咬咀得破,便做个彻底道人。但信老人言行之,自当有益必不误你诸少年”。“纵日消万两黄金,正好粗衣淡饭”。“气之难御,迅若奔马,唯静者为易,必去其外慕。虽睹纷华之在眼前,正如深山穷谷中,方是道人心肠”。“心定则情忘,体虚则气运,心死则神话,阳盛则阴消,自然之理,昧者则不知”。“夫道以无心为体,忘言为用,以柔弱为本,以清静为基。若施于人必节饮食,绝思虑,静坐以调息,安寝以养气。心不驰则性定,形不劳则精全,神不扰则丹结。然后灭情于虚,宁神于极,可谓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(济南对韩陶字清甫语)”,“守气妙在乎全精,尤当仿于睡眠。方欲寝时,令正念现前,万虑悉泯,身侧卧,鼻息绵绵,魂不内荡,神不外游,如是则气精自定矣”。“清净者,清为清其心源,净者净其气海。心源清,则外物不能挠,故情定而神明生焉。气海净,则邪不能干,故精全而腹实矣。是以澄心如澄水,养气如养儿,气秀则神灵,神灵则气变,乃清静所致也。”“道无形名,是神气之祖也。元气降化,神明白生。炼神合道。乃是修真。其余名相是铅汞,纷纭难为凭准。我今为汝举其大纲。夫修此之要,不离神气。神气是性命;性命是龙虎;龙虎铅汞是水火,水火是婴姹;婴姹是真阴真阳;真阴真阳即是神气。种种名相皆不可着,止是神气二字而已”。
2、谭长真语录:

“心清意静天堂路,意乱神荒地狱门”。
3、刘长生语录:

“一分尘尽,则明一分道;十分尘尽,则明十分道;如尘心绝尽,则可全于性;色心绝尽则可全于命,无明心尽,则可保于冲和”。
4、郝太古语录:

“日用者;静处炼气,闹处炼神,行住坐卧皆是道也。昼夜见前须要不昧,若睡了一时,无了一时,日日有功无睡千日功夫了也。勿谓他人有宿骨也。”“修真之士,若不降心,虽出家多年,无有是处。为不见性。既不见性岂能养命,性命不备安得成真。何为如此?缘有心病也。
第一心病:见他通达性命之理,自己欲参。不肯低头,他人不肯说,心生怨谤。
第二心病;他人有缘,不思自己无福,不能化人生善,徒生恶意,损人道缘。
第三心病:见他人看经书,自己不通,而生谤心。此等之人,永不得大智慧天眼。自昧之徒也.。
第四心病:缘未起行,而强起缘,动众扰乱他人,是不良之人也。
第五心病:是心不足,反致心乱。是不足之人也。除此五病,低下参访,必得其真”。“夫吾道,以开通为基,以见性为体,以养命为用,以谦和为德,以卑退为行,以守分为功。久久积成,天光内发。真气冲融,形神俱妙、与道合真”。

“今之学者,是非、利害、好恶、贪嗔,不离于心。心既如是,性岂能定,气岂能和!自然失去,去道越远矣。虚披鹤氅,枉玷教门。见高明者嫉妒百端;见老幼者,欺诳百状;有小利处,觅缝钻头;闻大道者,耳聋眼瞎;机心巧诈,好妄狂图;不当来出家望做神仙。不肯降心,恣纵今时情性,已作凶徒。
不通经义,呼牛作马;不知道理,转黑为白。师父开下教门,望个个修仙,吾今遍观门人,多多造业,妖言妖语,或作入梦出神,盖观修堂,记师家名姓。引着一队业家婆,将着几个憨汉子,胡言乱语,说诱他人;合眼缄舌,推心办道,惑昧会首。假聪明、强知解,只知说是说非,不知罪福,不思众道,纵顽心而不善,将来阴司业报,看待推谁。莫嫌苦口是直言,此是修行之良药”。
“欲入吾教,先要修心,心不外游,自然神定,自然气和。神气既合,三田既结,芝草自生。要得完备;勤谨而行。阴德伏鬼,阳德伏人,二德既备道果立成”。
5、邱长春语录:

“汝等又不端的做修行,更不打些尘劳,如何消得十方饮膳?”古人曰:初,念住;二、息住;三、脉住;四、灭尽,入手大定。与物不交,七百年老古锥也。妙哉!妙哉!尘劳见后,若作些小功,亦是外行。不可寻他。不可避他,虽是应物,亦不着他”。“于清风日:若不到真空阳神难出。师曰:未到真空,阴神亦出不得。清风曰:静处做好。师曰闹处做更好。汝等后生,但守岁月,兼降色心。我下七年苦心,比他人七世工夫”。“刘道坚问:内肾热而心凉,满身发热如何?师日:圣贤提挈过也。后来眼里见者,耳里闻者,不得执着。
或问日:修行在 志、提挈在圣贤。师曰:全在志,若无志,圣贤如何提挈!如何是志?师曰:勿念起是志。初做道人,下七八年苦志不退,杂念不生,莫忘初志;旋添决烈,遇魔不妨,圣贤中照顾,不肯坏了修行人”。或问如何是道人日用?师曰:舍己从人克己复礼,乃外日用。饶人忍辱,绝尽思虑,物物心休,乃内日用也;先人后己,以己方人,乃外日用。清静做修行,乃内日用;修仁蕴德,苦己利他,乃外日用。常令一心澄湛,十二时中时时觉悟,性上不昧,心定气和,乃真内日用”。“仙道贵实,人道贵华,仙道人情直相反尔。诸恶可戒,诸善可修,万行周圆,一身洁净。终身永效,不生退怠,抱道而止,不亏节志”。“大抵外修福行,内固精神,内外功深,则仙阶可进,洞天可游矣”。
“古今成道者,皆福慧相须、慧为灯火,福为油灯。油无则火不明,慧性无福则不生。故达士宁损其身,不损其福。世之人虽天资明敏,学海汪洋,若福行未加,则终不能探其道元之妙”,“古今得道圣贤,道通为一,福则有异。外功大者,仙位之高.外行卑者,阶居其下。古以天上圣贤善之未广,则重下人间,以偿畴昔。人间浊恶难修,而功疾;天上清高易处,而功缓。”
6、《邱祖寄西州道友书》:

“大抵修真慕道,须凭积行累功。若不苦志虔心,难以超凡入圣。或于教门用力,大起尘劳;或于心地下功,全抛世事。但克己存心于道,皆为致福之基。然道包天地,其大难量,小善小功卒难见效。所以道,刹那悟道,须凭长劫炼磨。顿悟一心,必须圆修万行。今世之悟道,宿世之有功也。而不知宿世之因,只见年深苦志,不见成功,以为尘劳虚诞,即生退怠,甚可惜也! 殊不知坐卧住行,心存于道,虽然心地未开,时刻之间,皆有阴功积累,功之未足,则道之不全。

如人有大宝明珠,价值百万,我欲买之。而钱虽未足。须日夜经营,俭用勤求,积聚财物。或三千五千,或三万五万,钱数未足,而宝珠未得。其积聚钱物,应急且得使用耳。比于贫窭之家,云泥有隔。积功累功者,亦然,虽未得道,其善根深重,今世后世圣贤提挈,直至了达耳。我无宿骨,难遇明师,万苦干辛,至今未了。丹阳长真皆是宿缘,则十年五载之间,天外飞腾自在。我虽未了,所受艰难,亦与常人有异耳。祖师云:无为道者,先舍家而后舍身。病即教他病,死即教他死,至死一着,抱道而亡,任从天断。斯为至言,学者其审之”!
7、王栖云真人语录:

时师在盘山普说云:“大凡初机学道之人,若便向言不得处理会,无着落,无依倚,必生疑惑,为心上没工夫,便信不及;信不及必不能行;行不得,则胡学乱学,久而退怠。今且说与汝等眼前见得的、耳里听得的、信得及处行去。从粗入妙,亦不误汝。虽是声色,便是道之用也。如何是信得及处?汝其不见许大虚空及天地日月山水风云,此不是眼前分明见得地?这便是修行的榜样,便是入道的门户也。且如云之出山,无心往来。飘飘自在,境上物上挂他不住。道人之心亦当如此。风云鼓运吹嘘万物,忽来忽去。略无凝滞,不留影迹。草木丛林,碍他不住,划然过去,道人之心亦当如此。大山巍巍峨峨,稳稳当当,不动不摇,一切物来触他不得,道人之心亦当如此。水之为物,性柔就下,利益群品,不与物竟。随方就圆。本性澄湛。

至于积成江海。容纳百川,不分彼此,鱼鳖虾蟹,尽数包容,道人之心亦当如此。日月,容光必照,公而无私,明白四达,昼夜不昧,晃朗无边,道人之心亦当如此。天之在上,其体常清,清而能容,无所不复,于彼万有,利而不害,道人之心,亦当如此。大地之中,寂然不动,负荷万物,无党无偏,道人之心亦当如此。虚空广大,无有边际,无所不容,无所不包。有识无情,天盖地载,包而不办,非动非静,不有不无,不即万事,不离万事,有天之静,有地之静,有日月之明,有万物之变化,虚空一如也,道人之心亦当如此。道同天地,其用若此。体在其中,工夫到日,自然会得。动用合道,自有主者。若更觅言思路绝处,则失之矣!既入玄门,各宜勉之”。
“或问曰:开眼有尘境,合眼有梦境,众中有逆顺境,如何得安稳去。答曰:修行人修心为本。逢着逆境,欢喜过去,遇着顺境,无心过去;一切尘境,干己甚事”。“一切人皆敬者,一切难处自承当者,久久应过,心境纯熟,在处安稳。一切境界里平常过去,更无动心处。向诸境万缘里,心得安稳,更不沾一尘,净洒洒地永夜不昧,便合圣贤心也”。
“或问曰:识得 一,万事毕,又云:抱元守一。则一者是什么?师云:乃混成之性,无分别之时也。既知有此,即堕于数,则不能一矣。一便生二,二便生三,三生万物,如何守得!不若和一也无也。故祖师云:“抱元守一是工夫,地久天长一也无。这个一也无处。却明出自己本分来,却不无也。故经云:知空不空,知色不色,名为照了”。

“如何是正念?目前有事合接物利生,敬上安众,种种善心,不为己事,皆是正念也。其静则体安,其动则用正,不纵不拘,无昼无夜,丝毫不昧,常应常静,平平稳稳,便是真常之道”。“正能掩邪,邪常谤正,凡存我相常谤人者,此等人不明白自己,乃是外遭邪宗也。若有正知正见,必于自己心上体究偏邪,搜求过失。若管他非,非正人也”。“昔有道人静坐中,或觉口中有酒味,又梦见人送酒,明日果有人送酒来。此是心空神应,不为奇特,认之,则着邪也”。
“师因劝众住丛林,乃云:丹阳真人有词云:学道住丛林,校浅量深,择其善者作知音;如果未能明至理,挈领提矜”。“凡在丛林,递相指教,提纲振领,共修无上心地。大法门非小可事,有等无见趣的,不寻知友,不住丛林,不论心地,南去北来,千山万水,空费草鞋。只寻便宜自在处,触着磕着,又早走也。只要快着自己寻好处住。兼觅因缘,不知什么是自己紧切处,不知怎样过日,只图自在便是了也。殊不知前面有生死决定到来,看汝着甚支吾,岂可因循过日,虚度时光。当本出家图个甚的,惺惺君子,细细思之”。

“修行人外缘虽假不可不应。应而无我,心体虚空。事来无碍,则虚空不碍万事,万事不碍虚空。如天地之间万物万象,皆自动作,俱无障碍。若心存我相,事来必对,便有触拨,急过不得;撞着磕着,便动自心,自心既动,平稳不得。虽作苦终日,劳而无功也。”。“居大众中,及有作务,专防自心,不可易动,常搜己过,莫管他非,乃是功行。事临头上,便要承当,诸境万尘不逐他去。自心明了,一切莫辩,如此过日,初心不退,自获功也”。“修行之人,性有利钝,性钝者,不可坚执,宜住丛林低下存心,与达理明心之人结缘,缘熟自然引领入道,渐次开悟。若自性钝滞,又无见趣,每日常与同类相从,交结尘俗,尘境缘熟,久必退道。或遭魔境,作地狱见,无人援救,一向沉堕深可痛哉”!
“师到南宫于长真观夜坐对众说:“初心出家,未能独立,须仗丛林,或结道伴递相扶持,不至偏颇,然有三等:有云朋霞友;有良朋知友;有狂朋怪友。凡有志节、炼心地、究罪福、绝尘情,逍遥方外,同志相求,遂与为友,此等谓之云朋霞友。以其心与云霞相似,尘事碍他不住故也。又有学习经教,琴书吟咏,高谈阔论,褒贬是非。此等谓之良朋知友。以其虽不炼心,亦不能作恶故也。又有一等不治心地,不看经典,不顾罪福,出语乖论,作事狂荡,触着一毛,便起争斗,夸强逞俊,恃力持胜,欺压良善,相率成党。此等人谓之狂朋怪友。

此三等人,聪明达士各寻长便。惟狂朋怪友乃地狱种子,切勿入此类中。慎之!填之!”“闻长春真人初住北平时,大将军北还。知事者偶逢山东世龙千户夫人被掳,缘其家世奉道有年,意欲赎令出家,以问真人。真人日:此人与其主有三年宿债;今既相遇,业正合填还。后三年果得簪裳出家,却来诣长春宫参见真人。以从来奉善,却得此报。门众方信,拜谢而已”。长春真人在礓溪时,常有虎豹夤夜往来。是夕出入或生怖惧,清旦欲作藩篱。复自思惟,如此境界有此怖心,便欲遮护,毕竟生死回避得么?却便休去。兀兀腾腾,任生任死,怖心自无。以致生死境中,巍然不动,种种结缚,一时解脱。此是难行处行也”。
师因众议:不动心。乃云:昔山东有道人于师父处,自言炼尽无明火也。师云:无明火尽则心不动,便是好人。他日师密遣人试之,日幕造门,庵门已闭,其人厉声以杖大击其门。先生内应,声已不顺。勉强开门,来人形状暴燥。先生见之颜色已动。又至堂上,其人不解履便跳上座,殊无礼貌。先生大怒,深责其人。其人拱手笑云:某非敢如此,师令某来校勘先生不动的心来。今未及试已见矣,不须再勘,其人大惭,无言可对”。
“修行之人收拾自心,如一尊木雕圣像,坐于堂中。虽终日无人亦如此,幡盖簇拥亦如此,香花拱养亦如此,往来诽谤亦如此,惟比木雕像通灵、通神、活泼泼地,明道明德,一切事上物上,却不住着也。”

尹清和语录

“修行之害,三欲为重:食、睡、色、不节食,即多睡。睡为尤重,情欲之所由出。学人先能制此三欲,诚入道之门。人莫不知。然有能制之者。盖制之者,志也。败之者,气也。志所以率气,此志卑而气盛,不能胜也。必欲制,先戒昼睡。日就月将,无求速效。自然昏浊之气不生,渐得省力。

吾在山东时亦尝如此,稍觉昏倦,即觅动作,日复一日,至二十四五日,遂如自然,心地精爽,众等行之”。“师父言,丹阳二年半了道,长真五年;长生七年;我福薄下志十八年到通天彻地处,圣贤方是与些小光明,未久复夺之。此吾所亲闻。”“目今门人,虽功德未至,便安受其福者。如心上用功,念念在道,或勤劳接待者,庶可消得。如或不然,反丧其本。既生中国,得遇正教,复离俗缘,若不精进修行,徒享其福,则他生岂复得入道邪。若享福太过,积业日深,人身亦不得保,岂非丧其本也。古论云:招得来生不如意。盖此也”。“大凡吾门之人,同得同失,一人进道为教门之荣,一人作过,为教门之累,此尤不可不慎”。“道不可以言传,人必心上先自有,而后可入,虽师真亦不能以道与人,惟教人重积功德,为入道之基。

长春师父尝言:我与丹阳悟道有浅深,是以得道有迟速,丹阳便悟死,故得道速;我悟万有皆虚幻,所以得道迟。悟死者,当下以死自处,谓如强梁,人既至于死,又岂复有强梁哉。悟虚幻,由未至于死,犹有经营作为,是差迟也,此理非不明,盖物有浅深,各随人所积福德厚薄耳”,“往日乞饭坐圜者,皆是心有所开悟,未至纯一,是以居静涵养,体究真空。今之乞饭坐圜者,多是少年,未有解悟真诠,直慕虚无,往往落于空妄。悲夫!”“今教门大开,举动皆是功行,恳心低下,断绝人我,苦己利人。其所以行此者,即是道性。勤勤不已久而自有开悟。今人见人有善行,则日有道心。见不行善,则目无道心。推此意,岂非知道也!众等无疑”。 “吾每欲实语告人,人将以寻常,不加精进,多谓通灵通圣方是道。

尝记有人劝师父少施手段,必得当世信重。师父不果,至于再三劝者益甚,师父大笑日:俺五十年学得一个实字,未肯一时弃去。乃知至人不为骇世之事,亦如世人于财务深藏厚积,虽造次颠沛,未尝轻发。是以至人有若无,实若虚,不放一毫露出,甚至佯狂混世,犹恐人知之。人或知之,一加钦敬,有损于己也。奈何人必以通显灵圣方是道!殊不知必自积累功行,既深厚,心自灵,外缘自应,无非自得。若有心于求,必涉虚伪,其损性损福,不可胜言。

“凡人无故遭人欺困羞辱,或至杀害,莫非还宿债也。惟达人明理,故不敢欺一念,不敢凌一物。一言一动,惟恐有负于物。宁人负己,终不以己负人。欺人则自欺,害人则自害,如以刃自伤其身”。“吾将以天地为圜堵,逍遥盘礴于其间,而与物相周旋,绰绰然自有余地,未觉有妨于道也。有云:谁无念,谁无生,若实无生无不生。又有云:云去云来天自静;花开花谢树常闲。又指月曰:此物但不为清霄之下浮云障蔽,则虚明洞沏,无物不照,人皆见之,见殊不知,人人有此心月,但为浮云所蔽,则失其明。凡私情邪念即浮云也。人能常使邪念不生,则己月如天月之明,与天地相终始,而不复昧矣”。“习善不变,则恶境渐疏,将至于纯善之地,恶念不复能生。习恶不悛,则恶境易熟,善念亦不能生矣”。

“尝记玉阳大师握吾手而言曰:七朵金莲结子,今日万朵玉莲芳,然皆狂花也,故知道本自然,然必自有为行之而后可。得积行累功,进进不已,外功既就不求得而自得之。有云:赫然金丹一日成。学人执此言,谓真有一日可成之理,则误矣。本所谓功行既至,天与之道,顿然有悟于心。故日:一日成也。”“本来之性有何习?无习有何感?无感无习是五行不到之处,父母未生之时也”,

“庄子云:圣人之息以踵,众人之息以喉。学人无实工夫者,中丹田且不能到,岂能渐渐入深得至之于踵?师父云:至人岂止以踵,上下一段光明也。故有云:“大光明军紫金莲。金莲,心也”。“修行人,必先全抛世事,齐修万行。使一物不累,一心致虚,至寂无所寂之地,功行兼备,则福至,福至则心开。一点光明透入,即天地之根,二物自然合而为一,方用绵绵之道以存养之,使之充实,则永劫不死矣。故张平叔有云:内若无有真种子,犹将水火煮空铛”。

“丹阳师父全行无为古道也。至长春师父,惟教人积功行。存无为而行有为,是执古是谓道纪。凡学人,先执待己见之道性为纲纪,而后积累功行,以应诸缘,无施不可”。“师父尝云:俺今日此小道气,非是无为静坐上得,是大起尘劳作福上,圣贤付与。得道之人皆是功行到,圣贤自然与之,丹阳师父因乞饭中闻道,长真师父路中行次得之,长生师父坐洛阳瓦市中,至七年得之。”

“经教中无有不明之理,惟性命之理为难明。往日山东李道人,善谈理性之妙,人谓李长老,与赤脚老刘先生为道伴。一日问师曰:人之性得于父耶得于母耶?师父乃聊复答之,盖亦难言也。李后至五十八岁疑心尚在,遂退而还俗。故知学道,必须穷理,然亦不可求之太过,太过则正如物之芸芸矣,尝记孟先生平峪庵中养病,一日出门见娠妇汲水,孟揖之曰:吾将死矣,将托于伊伊即我母也,妇闻之惊走,不数日果亡。

其妇生一女子。顶上隐隐有冠痕,即名之曰:孟仙。今方五岁矣。又于师叔之父子官人,住山东、日尝梦游一所,楼台花卉之丽,迥非人间。后有一亭,数仙子列坐于上奕棋,一童子捧子侍立,于揖拜让,令升,其童子视于有眷恋意,众仙遂付于领而出,乃惊寤时报内阁生子。后年十五六,殊不喜俗事,既娶三年,不与妻同处,亲族皆欲重责,其父始白当日之梦,乃从其所好。父亡,遇丹阳师父出家。以此观之,则人之性果得于父耶,果得于母耶,胎未成而入耶胎已成而入耶。亦尝有母感而生者,履巨人之迹,孤竹端木之类是已,诚感化之自然。必欲穷其因地则不可。

师父有云:“蘧蘧闲觉想因缘。闲字极有意昧,学人虽于理上有所未明,只勿有疑心,但当积行累功。道在其中矣”。师父言:“俺惟与祖师结缘素深。昔在蟠溪日,至于不令食盐,未至夜半不令睡。此细事亦蒙一一点检。忽一夕境中见祖师膝上坐一婴儿,约百日许,觉则有悟于心,如吾之道性尚浅也。半年复见如前境,其儿已及二岁许。觉则悟吾道性渐长,在后自觉无恶念。一年又如前境,其儿三四岁许,自能行立,后不复见,乃知提挈直至自有所立而后已。凡人能恳心学道,必遇至人开发。然则非有真切实行;则不能遇”。“自胜者强,强行者有志。修行人,降心进道,专以志为主。志不立者,至于一食非美而胸中不纳,是万神不纳也。有志者,虽每恶食不为病。志既壮,而万神从之,物亦随之而变,不知其味恶也。人有万神,非志不能帅。大志即行,如大帅之行也,满身之气皆助之,何事不能克胜”。

“经中之言,初欲得知,知而欲为己用,若泥于言而不为用,则反为病。然经中之言,多反复不一,最要人明此。有云,强行者有志,有云弱其志;有云学则不是,有云不学亦不是;有云静则不是,复云动者亦不是;反复抑仰。初无定意。惜恐学者过与不及,或着在一边。左右扶救之,令立于中道。学者所宜深究”。“师曰:报怨以德。圣人举世最难为者言之。且报怨尚以德,于其余事上,无所不用德。世之人不能行此,以怨报怨,无有休期,至于祸不能解。圣人欲绝其源,故特垂训。学人能明此理,又何怨之能生耶!须勤是行之,久者自有得于心”。

“师云:个个只要俺说玄妙。玄妙不可说,要自悟,虽然说得,不行也不济事。修行人非一世得了,得了道者,皆宿世有功。修行人,但依师家教言、直言语录,做修行,不错了,打尘劳亦是功;接待亦是功;降心亦是功;除情去欲看经亦是功。但有益处做。皆有功行。然今世功行未圆,来世后世圣贤接引。丹阳师父与祖师三世曾为伴,十世做修行,但出头来便悟正教。累世积功累行,方可今世了达。其余师家亦然”。“若修行人苦已利他,好物教人使用,歹物自己承当,但苦处、重处、难处、自己先做,功行最大。便是有道心的人。人说要传道,道本无传。但说传道,便是怪人,参的人亦是怪人

。长春真人转展苦志炼磨,惟恐无功,于山上往来搬石炼睡,只为福小不能心定。自后挡过二番死魔,一番净身,自险死;一番飞石打折三根肋肢,又险死;在后屡曾病魔,扑折三番臂膊。恁般魔障不动心,越生苦志。但修行人,越有志,越有魔,无志则无魔。挡过一番魔,添一番福;但魔一番,心上明一番,性灵一番”。“山东有张先生坐圜至数载间,坐次见面前落下麻秸一茎,此上顾至三番五番,只不顾。忽一日从承尘落下一个人,面前立地,长出一口气。张先生疑身外身,遂出圜来,直诣长春师父问参疑心。见师父礼拜讫,当面跪膝,欲言圜中之境界。师父早知,言:修行人若下功,但眼里见的都不可认。见师父也不是,见龙也不是,见虎也不是,见一切天上星辰也不是,见一切地上禽兽也不是。张先生尚有疑心,只认为身外身,再去问长生师父,言上件见的境界。

长生师父问曰:你参邱哥道的言语便是。若修行人有的境界,但爱着他,便是邪。一切境物中,只要不染不着,功夫到,道自应,便休疑心,张乃礼谢”。“出家人但进前程,休要疑心。若有疑心的人,难进。假似出家十年五载之间,也曾坐坐静,也曾起立因缘,也曾接侍,也曾乞饭,也曾炼睡,也曾住山,种种皆曾为之,因为不见应效,便生退志,自言与俗何异,只此便是疑心。如何进得。虽然无应验,一志前程,更休退怠,直至终年,尽心尽命。合作福处作福,合结缘处结缘,常休纵放身心,暗中积功累行,圣贤提挈”。

董清奇真人语录:

“董真人于得道后作《除欲究本》一书,其自述云;“赤脚道人,终日托钵,十方功德无可酬答,编一部《除欲究本》的俚言奉劝世人。只因三教经书,理同而取名不一,儒有学问;释有机锋;道有异名。文深义远,人难尽晓。余编此书,少学问、短机锋、无异名,言简路捷,易于醒悟,即是全不识字的人,听之亦与身心有益。若能醒悟。改邪归正,浅行者消灾至祥,不遇横祸;深行者修身养德,神人钦敬;行于至善者,成仙证祖,皆不出此关键尔。

时嘉庆十八年岁在癸酉(1813)桃月望日董清奇谨序。”

“董游湖北时与吴老人同坐。吴曰:你既出家为何不修行?董曰:我无根基,吴曰:多有人说无根基,但说此话,不明理。生在中华得人身,六根俱全风流体,一身周全无弊病。这就是个好根基。董曰:我做许多伤阴骘事,上天岂肯容我到好处去。吴曰:虽损阴骘形奠换,也未变驴被雕鞍,此时改过还不迟,坏人学好谁能拦。紫阳真人遭天遣,虽然道坏路周全,只要加功再进步,一连三次又复元。有恒。董叹曰:六根周全无褒贬。惟有一样不如人,心宫恰赛性口圈。

吴曰:桑田也能变沧海,沧海亦能变桑田,世上诸般由人做,公要换性有何难。先将世情齐放下,一盏孤灯照内观,克去畜性还天理,日久化成蓬莱苑。董曰:未尝不愿做好人,只是改不过。吴曰:改不过,无恒。

“董在江南由湖北欲回陕西,时值四月,走至丰洛河。喉中焦渴,进路旁庙堂寻水,遇一少年异人。此庙无住持,左边设一学堂,此时正放芒学,也没有先生,独有这个书生。那书生见余似多年未见的亲友一般,连忙起身跑出学房,携手揽挽请进房内,恭身施了一礼。先掇开水,后冲细茶。

学生问曰:师傅从哪里来。余答从江南来,学生又问:师傅平日云游天下,可曾遇过得道的异士吗?余口中不言,心里思惟,此人年青,讲话好奇。余问:你今春多大年纪?学生曰:一十四岁。余又问:想你父母好道。学生曰:“不好道。莫非你先生好道。学生曰:亦不好道。余说既你父母先生都不好道,你怎问此,是谁教你的。

学生说:是我各自参悟至此,我观世上人死生无穷,有随生随死,有一两岁而死,有七八十而死的,做官的为宦的文臣武将,横死的善终的,诸子百家,百工技艺都难免一死。今我做世上事业,大约也难免不死,因此,我想出尘学道。

余思:常听丹书有言,今生做过的事业,真性凝在那上,来生再出头来就有万般奇美,挂他不住,一定还入原道,方才如意。那学生要去买办东西请我过午。余见其人年幼。又有出家之意,当避嫌疑,不辞而去。走出半里之遥,那学生随后赶来,双手拉住,跪在道旁,请我与他讲几句道话。

余将素闻丹经旧旬与他述了四句:真善、真善、自有天鉴;修行莫要太急,日久不得心变。此语述毕,学生拜谢而归。余仔细度量,余心大愧!余云游天下,访仙学道,何曾有此诚心!好惭!好羞!”

“世人劝世人,说你歇心吧,此话值万金,闻者都未达。真心学清静,诸虑都放下,不染亦不着,涵养功到家。虽然如此赞,惟恐放不下,要知山下路,去来再问他。三教大圣人,才知歇心法,各人有书籍,还要仔细察,急紧访明师,穷透歇心法”。

“来在是非场,难免没有过,除非不交言,交言就有错,我要寻缠你,你要讨取我;我笑你鼻子;你笑我眼窝;我说你是非,你讲我过恶;你称你会说,我显我能言;你称你英雄,我显我好汉;你要动手打,我必要还拳,也不分贤愚,人物都一般”。

“刀钝石上磨,人笨世上学,学便许公学,情欲莫染着。富贵看成假,名利齐打破,百花林中走,一叶粘不着。会要离身拳,刀枪都避过,才是道中宝,就是人难学”。

“今生得人身,我当就是人;心里包兽性,人性不得存。学成换性法,兽性赶出门;若能换得过,扎下圣贤根。假若换不过,变兽保得稳。一朝身要死,自入禽兽群”。“耳眼鼻舌口,五者常招凶,五者都是奴。心是他主人。心里若要动,他就不安稳;心里若不动,他也懒翻身。要知修行法,歇心养精神”。

“要举千斤鼎,缺少那样力;文章七步成,也无那灵机。修道学无能,诸事都免毕,因何务不精,心被私欲迷”。“打铁不离砧,讲道不离身,都秉天性来,看迷浅合深。没有多余话,祗教搜病根,私欲都去尽,现出本来真”。

“爱欲痴贪嗔,断送无常根;耳眼鼻舌口,耗人精气神。十样都顽恶,主意全是心。恋情不肯舍,轮回往来侵。个个有天理,私欲迷本真。静坐回光照,得见旧主人。这些粗蠢话,还得信者闻”。

“我也好信僧,我也好信道,我也好剌嘛,我也信儒教,只要是明公,说话通玄妙,与我心有益,低头愿领教”。“貌似如来容颜。常怀孟德心田;敬人蜜钱砒霜,斯文暗带宝剑,行不斜视诸色,思想昼夜不眠;出言亦合天理,广做一切异端;内巧哄遍天下,难免报应循环;这罪如若能恕,那有循私上天;勿怪苦口陈说,此话金石良言;若不趁早更改,祸至临头悔晚”。

人赛狼毒人信,口似钢刀利刃,自称霸王英雄,恶比李逵更凶,倘若循环近身,难逃报应不侵,有日恶贯满盈,天降灾殃不轻。”“有等道人最灵,从来不做实事,专骗旁人供养,爱好与人为师;自己不能超脱,耽误旁人生死,此行不如做贼,名为迎面窃取”。

“旁人作恶我不依,赏善罚恶是正理;自己作恶全不究,不恕旁人恕自己。古今明德岂是此,不查自己是与非。如此想得天上道,只怕今生未有期。口诀分明心不善,问君何处立丹基”。

“慕道参禅人无数,几人修行得正路、正法难遇亦有遇,师恩甚大实难酬。勇猛前进不退息,积功累行做到头。恰似滚石上高山,推至平处才撒手。时时刻刻用功夫,万魔来缠不避头。道在师传修在己,自身还得自身度。为人不发冲天志,永堕苦海作下流”。

“有等好人无知觉,一时昏迷事做错;旁边有人暗提醒,洗心涤虑急改过。此人后来有出息,也能修仙能修佛。’还有一等至愚人,自知是错反做错。此人不但不超升,越活年大越堕落”。

“无故自揭自家短,恨己某处行事偏;那是公走回头路,自然而然天理现;如此长行永不息,灾消福至祸自散,不必祈神求忏悔,除过此忏别无忏”。

“做小到处行得去,自大到处着不下,虚心敬人可学道,满了就是愚而诈”。“这们一绕,那们一绕,几拐几绕时光毕了!”“世有两句话,个个口里提;山水容易改,秉性最难移。有人要遵此,一定误自己,自性自由使,秉性何难移。昨日做下错,今日改过非。谁能入我腹,管到我心里,不许我改过,只许我做非。慢说改此过。仙佛由自己。生来就是仙,佛是长成的,不修总是凡,要修诚有期”。

“识破假中假,得见真中真,假的看不破,真的不得闻”。“淡饭能充饥,破衣能遮体,分外无别求,自然无是非”。“乞食遇一老翁,训子教他学哄,打死人要抵偿,哄死人不抵命。此二句是恶言,真乃遗风不正。有人信从二句,定把自己暗送”。

“蠢妆俏,愚而诈;到处里,着不下;灭旁人,显自家;不知己,本姓啥”。“住山不与人交缠,冰清玉洁几十年,廉洁功夫做到家,自称已是一奇男。大言不惭藐天下,世上人都不如俺。本性里头扎恶根,外物未引病未犯。静中思动来尘世,苟且比人分外艳。平日未做没凑巧,常当自己廉洁汉”。

“惟孔,称赞颜回曰:不二过亦不迁怒,先觉有错即早除,因此他再不重做,如此名曰真忏悔,人无过升天正路”。“余入玄门未修行,道教之中少立功,如今后悔发愁肠,欠下口债还不清。还有一等见识浅,寻上门来叫我哄,不知我是造孽头,他还把我当仙翁。他也未把仙书看,天上神仙有考证:当年插花刘真人,道成之后升天宫,玉帝教他赴瑶池,看见仙女心微动。玉帝将他打下凡,才知色心没去尽。丽春院里炼色心,从新立志下苦功,每夜抱着妓女眠,日久炼的心不动。二回又去赴瑶池,瑶池会上大显名,至今留在丹书上,传与后人做凭证。”

“道教人多无其数,我比旁人更湖涂,当初举意要学道,就想天宫把福受,艰难困苦都避过,昼夜谋着走好路。不思昔日长春祖,遇难从来不避头,每日只化七家饭,如此道象寻罪受;断气死过六七遍,小死甚多不计数。勇猛前进不退怠,苦尽甜来把福受。后来元朝受供养,七十二处将事做,功圆行满该飞升,个个常住有邱祖。今人锅里不下米,无故就要想吃粥”。“张良紫柏静思谋,天下痴汉除我无。平日只知用韬略,总于已身无功夫。图爵揽尽天下事,心似油煎常受苦。耗散自己精气神,涵养功夫半点无。穿衣吃饭与人同,人不辛苦我辛苦,思量无所异于人,只图逞势住相府。若非师父书札到,我也不能居幽谷,苦死长安做下鬼,永劫不能享清福”。

“云游陕西富平地,戏台底下视罕稀,看见一驴会吃烟,牵打不走要看戏。二目深望台上瞅,摇头摆尾带欢喜。世上惟有人吃烟,除人别物不知戏。有人说是无轮回,诸公推情再度理,此驴若是非人转,如何吃烟又看戏。余辈虽然编此歌,惊愁只在我心里,古日作孽转牲口,我死变驴也有期”。

“道书有句留入门。还有一句塞鬼路,先年我学两句话,不解糊涂几十秋。后遇高人聆过教,他说此法心上做,天理常存留人门,私欲不生塞鬼路。我学不知是不是,请公留神再体究”。“经日心杀境是仙,又说境杀心是凡,两句经言十分好,只是没有说明显。世有一等量窄人,遇事心上似油煎。自心常在地狱中,百岁不能超出凡。还有一等省大义,他把世事当戏演,就有天大为难事,从来不肯挂心间。终日只是坦荡荡,快乐逍遥似神仙”。

“口歪眼斜头长偏,龟背蛇腰缩着肩,腿跛手拙少耳朵,古怪形容麻子脸;只要心正无毛病,修成许他上西天。清俊模样人物好,五行端正赛潘安,居心不正无功行,总遇仙翁难又难”。

“叩头上供求神佑,从来不思自己非,那有神圣眼见小,偏心享祭保佑你。天下人多事无数,没有一件不讲理。假若世人交世人,说话投机讲莫疑。高贤不求神自佑,那是他机投神机”。“古人慕道先弃家,弃家之后可舍身,舍身之后才访道,访道明理才修真。今人慕道先齐家,齐家捎带也修身,那有腰缠十万贯,跨鹤飞升作天尊”。

“处事为人总要学,虚心尊敬与人和,双足切莫步虚空,脚踏实地反淳朴。诸事莫要占入先,退步安稳无穷乐,张口大忌扯满弓,自称其德总欠学。任他发狂说大话,只是抽头往下挫。自身损到无为处,方免飞灾无横祸。涵养之功也在此,并无奇巧异怪学”。

“来是糊涂去是迷,空在人间走一回,不如不来亦不去,来时欢喜去时悲。未曾生我谁是我,我生之时我是谁,长大成人方是我,合眼朦胧又是谁”。“修行混俗且和光,圆即圆兮方即方,显晦逆从人莫测,教君怎得见行藏。世人该圆不得圆,该当方处不能方,执着执者不明道,因此多有遭魔障”。“处世功夫要周全,学成里方外面圆,任公走遍天下路,处处都有好人怜,照此长行永不息,不是圣人也成贤。”

“无事鉴心垂法律,巽风吹起定刚柔,自从识破还原后,六六宫中春复秋”。“世人多有心好偏,几人无病得真全,学会须要去执着,方即方兮圆即圆”。

“盘山语录有句话,此言甚美真可称,坏人要想学好人,当同好人觅本宗,切磋琢磨年深久,腹内坏根都换清,恰似蓬蒿入麻林,不扶自直长端正”。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363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