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 肝经三部曲
1. 有以下病症的是需要刮肝经的:
偏头痛、高血压、乳腺增生、抑郁症、闭经、痛经、指甲脆弱、眼睛问题。
1)头痛:很多时候是肝阳上亢,与肝的疏泄太过有关系。所以除了要刮头部外,还要肝的几部曲来刮。
2)生气吃不下饭:是因为肝气太过后,肝气抑郁,可以影响到脾,容易造成食欲下降,胃胀气。
3)乳腺增生:是因为肝气抑郁后,会造成胸胁胀痛,从而引起乳腺增生。
4)闭经:肝主藏血,如果肝有问题了,就会出现痛经、闭经等现象。
5)指甲脆弱:中医讲肝其华在爪,所以肝的好坏直接反应在指甲上,如果指甲颜色红润有光泽代表肝血足;如果指甲变薄、变脆,或者颜色发白,说明肝血不足。
2. 刮肝的三个部位
1.)刮肝俞穴
位置:后背两个肩胛骨下边缘连线的中点是第七胸椎骨,向下找第九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刮的方向:从上至下。被刮者稍含胸。两边都要刮。
现象:有问题的人刮痧后,颜色会是紫黑,有颗粒感,如果是正常的人,颜色是鲜红的,没有结节。
2) 刮期门:
位置:男生乳头对应的是第四肋骨间隙,向下找到第六肋骨间隙,乳头直下的位置。女生大概在乳根的位置上。
方向;顺着肋骨从里向外刮。两边都要刮。
主治:乳腺增生
3.)刮或点按脚背行间、太冲穴
位置:脚背1、2指之间缝顶端就是行间,再往上2个手指宽度处就是太冲穴。
以上三步不论先后顺序。
二. 脾经三部曲
1. 有以下病症的是需要刮脾经的:
肌肉萎缩、肥胖、腹胀、腹泻、脸色问题、子宫出血。
1)肌肉萎缩:中医上说,治萎,其洋名,脾主一身之肌肉,一般对于肌肉萎缩的病人是从脾来治。
2)肥胖:脾主运化,脾虚会影响脂肪代谢,引起肥胖。脾的运化包括了水谷之精微,就是营养物质,也包括了 运化水湿。现代人营养过剩,把脾累惨了,所以要健脾(水泵和水的关系)
3)腹胀腹泻:脾主运化,运化水谷之精微,水谷之精微出现问题以后,就会出现腹胀腹泻。很多小孩子吃得很好,但不长肉,当将脾健运后就好了。
2. 治脾三部曲
1)脾俞穴
位置 :髂骨上计连线中点是第四腰椎,再往上走找到第一腰椎,再上面就是第十二胸椎、第十一胸椎,旁开1.5寸,分别对应胃俞、脾俞。
刮的方向:从上到下刮。(两边都要刮)
2)章门
位置:手搭到肩,肘部对应的腰部,就是章门,具体在第十一肋骨的游离端的前方。
刮的方向:由里向外刮,刮是鼓一点气儿 。
注意:此处刮痧不能用力太重,软肋处。此处肉多,可以拔罐。留罐一般是5~10分钟就可以了。
3)刮血海、阴陵泉、三阴交三个穴位
位置:
血海:用手掌对着髌骨一按,大拇指对应的位置就是血海。
女性要多刮此处,可以补血活血,可治疗月经不调、脸上没有血色。
阴陵泉:小腿内侧的骨头叫胫骨,沿胫骨向膝盖方向摸,到尽头拐弯处的前下方有一个凹陷处,就是阴陵泉。
主治:脾虚,拉肚子,水湿代谢不好的肥胖。
三阴交: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汇处,在内踝骨上三寸处(自己的手掌四指宽)
主治:脾虚、肝虚、肾虚,失眠、肥胖、月经不调
注意:上肢、下肢、背部、腹部都是从上向下刮,胸部刮痧是从里往外刮,两边都要刮。除了督脉和任脉只有一个穴位外,其他都有对应的两个穴位,都要刮。
三. 肾经三部曲
人的身体状况都跟肾的精气有关(生长壮老死)
1. 有以下病症的是需要刮肾经的:
男子性功能问题、泌尿系统、呼吸问题、骨质疏松、失眠、手脚冰凉。
1)呼吸问题:除了跟肺有关外,还与肾有关系,肾主纳气,所以还要治肾。肾虚的人,他呼吸时有很大动作的。久病必虚,虚到一定程度,穷必及肾,就一定会肾虚。比如老哮喘,老咳嗽,老支气管炎等,不但要从肺来治,还要从肾来治
2)失眠:很多情况是跟心肾不交有关系,心主火,肾主水,心火应该往下,温暖肾水;肾水应该往上,去平易心火。如果心火不向下,就变成了心火独亢,肾水不向上,就变成了肾水寒凉。心肾不交,就容易造成失眠、多梦、手脚冰凉。 多为肾阳虚,因此要心肾同治。往往失眠的人会有晚上精神,白天睡意浓浓,打蔫。
失眠妙招:早上起来后按摩百会穴,晚上按摩涌泉穴。这叫引火归原。
2. 治肾三部曲
1)刮肾俞
位置:第二腰椎旁开1.5寸。
方向:由上向下刮。
2)刮京门
位置:章门下面就是京门。此处也可拔罐。
京门是肾在胸脯过之气聚集的一个大的穴位,是个很重要的穴位。
主治:肾不好。
3)刮复溜和太溪穴
太溪穴:
位置:内踝骨后缘与跟腱中间的位置,水平踝尖。
复溜穴:在太溪穴上两寸的位置。
主治:手脚凉或热湿,双向调节,肾阴虚。
四. 误 区:
出痧的多少并不能说明身体的健康状况好或坏,只能说,出痧多说明体内的毒素多,如果出痧很畅快,往往表明体质还不错。如果体质很弱,反而出痧很慢,并不能说此人没有毛病,只能说明他正气不足。正气是脱毒外透,把毒气透出来。正气弱了以后,出痧就会很慢了,或者出不来。
五. 注意事项
1)不适宜刮痧人群:
孕妇、有出血性疾病的人(如白血病),有新鲜的骨折,皮肤病如有疮、皮肤溃烂、过度饥、渴、过度疲劳(熬夜),会引起晕刮。特别虚老的人,力度一定要轻点。
2)夏天不要开的冷气很冷的时候去刮,或者对着电风扇去刮,冬天一定要注意室内的保温,不要有穿堂风,门没关,或很冷的时候就脱衣服去刮,容易感冒。
3)刮痧完后,不要马上去冲个凉,最少要过三十分钟后,一般要求间隔两个小时后再洗澡,要温热水。另外要注意保暖,刮痧完别马上去运动。
4)一般两次刮痧之间的间隔是3~6天,标准是以痧斑完全退去后再刮,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时间也不一样。
5)如果已经刮出痧了,也可以每天点按,不出痧。
6)作为保健,可以不抹油,然后隔着衣服就可以每天刮,如肚子有点胖,只刮肚子。
7)刮一个部位,不要超过二十次。刮完半小时后可以洗热水澡。刮痧后看了要喝杯温热水,帮助排毒的同时补充津液,然后稍微休息。